文/林政武
番茄蛋花湯的做法很簡單,將番茄切塊,加水煮至軟爛,打散的蛋液緩緩倒入滾沸的湯中,用筷子輕輕劃出蛋花,最後撒點鹽,就是一鍋暖胃的湯。如果身體發冷,多加幾片薑;若是胃口不好,就淋一點香油提香。
我們家冰箱總會備著兩顆番茄,半夜餓了、感冒沒食欲,或是單純想喝點熱湯時,只要喊一聲,母親就會起身開火,十分鐘後即端出一碗酸香開胃的番茄蛋花湯。
外頭的餐館很少單賣這道湯,通常會加入豆腐等食材或是大量味精,讓味道變得複雜。但最純粹的番茄蛋花湯,就該是簡單的酸甜,蛋花柔軟,湯色澄紅,喝下去從喉嚨暖到胃裡。
記得有一次和父親吵架,他氣得摔門進房,晚餐時間也不出來。母親默默走進廚房,把番茄切得特別碎,蛋花打得細細的,煮好後盛了一碗,要我端去給父親。
我站在房門外,聽見裡頭傳來喝湯的細微聲響,過沒多久,父親走出來,板著的臉已經鬆動,嘴上卻還嘟囔著:「湯太鹹了。」但最後,那一鍋湯我們還是喝得一滴不剩,就像那些爭執後的彆扭,總會在某個溫熱的時刻悄悄融化。
番茄蛋花湯還有一種更溫柔的做法,先將番茄炒出紅油,加水熬煮成濃郁的湯底,關火後才倒入蛋液,讓餘溫慢慢燙熟蛋花,這樣蛋花會特別嫩滑。小時候放學回家,書包還沒放下,就會聞到廚房飄來的番茄香,那時候家裡不寬裕,番茄蛋花湯是常客,熱騰騰的湯配著白飯,就是滿足的一餐。
後來自己煮過無數次番茄蛋花湯,卻怎麼也複製不出記憶中的味道,不是太酸,就是太淡,蛋花也總是過老。這才明白,有些味道不在於技巧,而在於那雙為你煮湯的手,和那份無論如何都想讓你暖起來的心意。
所謂家的味道,大概就是無論今天多累、多忙、甚至多生氣,只要你想喝,總有人願意為你開火,把番茄熬得綿軟,讓蛋花在湯裡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