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溫綠茶、烏龍茶 比冰水更消暑

 |2025.07.23
8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夏天冰涼手搖飲或是冰涼飲品是不少人的消暑首選,然而從中醫角度,夏天吃冰雖然涼快,但可能愈吃愈沒精神、容易中暑。開業中醫師提醒消暑吃冰的養生方法,關鍵在於體質與時機,同時提醒不建議空腹吃冰。

中醫師梁世瀅表示,夏季屬火、陽氣旺盛,人體毛孔打開、陽氣容易外洩,體內反而處於相對虛弱的狀態,此時大量吃冰或喝冰水,看似涼快,卻可能讓寒氣從體表侵入,引發三大問題:一、傷脾胃:冰品屬極寒,容易抑制脾胃運化功能。二、生溼困重:脾胃虛弱,代謝變差,溼氣滯留體內,讓人覺得疲倦、四肢沉重、水腫明顯。三、免疫力下降:氣血生化受阻,容易感到疲累、感冒反覆。

梁世瀅表示,夏日應「清熱生津」「健脾祛溼」。首先,溫熱飲品反而更降暑,因為熱飲幫助發汗排熱,比冰水更能清熱解暑,例如綠茶、烏龍茶屬性微涼,有清熱解暑效果;薄荷茶、菊花茶則是清利頭目、去煩熱;薑茶暖胃祛溼,特別適合體質虛寒者。

第二,梁世瀅指出,清熱利溼食材上桌,例如冬瓜、苦瓜、絲瓜、小黃瓜等性涼,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作用。綠豆、薏仁,清熱解暑、排溼利尿。蓮藕、芹菜、空心菜也是性涼味甘,能清熱降火。若體質虛寒者可將瓜果煮熟後再食用,以免寒氣滯留。再者,適量酸味食物,可收斂津氣,例如酸梅湯與蜂蜜檸檬水。

梁世瀅強調,中醫並非一味反對吃冰,而是強調因人制宜、因時制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