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貶謫自若

文/星雲大師 |2025.07.19
90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靈潤法師,俗姓梁,唐朝河東虞卿(山西永濟)人。他俗家為當地望族,世代皆在朝廷當官。為人性格剛毅,氣度恢宏,幼小因深慕佛法而出家,十三歲時聽講《涅槃經》,十五歲已通曉諸多佛教義理,而且能登座講經。

靈潤不僅精通義理,同時也持戒嚴謹,刻苦自勵,曾日夜不歇地修習般舟三昧,又到山林中苦修頭陀行,是一位解行並重的修行者。他這一生中,講經弘法不輟,光《涅槃經》就講說了七十多遍,《攝大乘論》也有三十餘遍,著疏多卷,並曾在弘福寺譯場擔任「證義」之職。

有一次,他為了替一名被敕令還俗的僧人求情,上疏給太宗,因而觸怒了皇帝,於是將他貶到南方邊遠地區。

京城的僧眾聞訊都悲傷不已,但靈潤卻安然自若,他說:「三界往還,南北來去,都是常理。皇上讓我到南方修道,有什麼值得悲傷的呢?」說完即欣然上路。後來太宗又敕令他前往洛東,他也自在隨緣,在當地講經、著述,大弘佛法。

他寫信給京城的弟子:「此次東行有三益:一者遵行貶逐之敕;二者順應我厭離世俗之情;三者弘揚佛法,成就正行。我有宿業未消,此番由於皇上的貶謫,業障因而減輕,心裡頗覺順暢。」由於靈潤一心繫念普濟眾生之願,又有超脫俗塵之志,贏得當時朝野一致的敬重。



釋初參曰: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靈潤心性耿直堅毅,為真理正義,為護教護僧,他據理力爭,勇往直前;但是對個人的榮辱際遇,他卻視若浮雲,隨順因緣。如果僧信二眾,都能將佛教、常住、眾生,擺在最重要的地位,不動搖自己的信念,少掛礙自己的利益得失,佛教怎麼會不興盛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