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陸續公布對多個貿易夥伴的關稅通知信,台灣尚未收到信函,《紐約時報》12日報導,美國可能快要與台灣達成握手協議,但恐怕仍須大量後續談判;即使真的談成,美方也可能保留2位數稅率,並對輸美商品實施更高關稅等兩項伏筆。
我方已與美方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雙方也表達希望在8月1日期限前完成協議,並有最終結果。相關官員指出,台美談判持續推進,目前已進入關鍵階段,盼國人再給政府一段時間。
目前台美已歷經3次實體談判和6次線上磋商,一名知情人士指出,目前雙方仍持續磋商細節。對於外界認為美方寄出關稅通知信代表談判觸礁,該人士稱,即便台灣近期收到美方的關稅通知信,也不代表談判以失敗告終,台美雙方仍有周旋空間。
越南未同意稅率 談判仍進行中
該人士強調,我方仍極力爭取20%甚至15%以下,低於鄰近國家日本、南韓,目前觀察,稅率地板價就是10%,不太可能有個位數的空間。
川普4月初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強調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籌碼,以增加美國出口和拓展美企海外市場;川普官員也稱,關稅是爭取對手讓步的策略。
但3個月過去,美方僅宣布與英國和越南達成協議。根據紐時11日報導,現在越南協議也出現變數。美越至今未針對協議發表聯合聲明,3名知情人士透露,越南官員並未同意川普宣布的稅率,且談判還在進行中。
其中兩人指出,川普7月2日與越共總書記蘇林通話時,擅自重新談判部分條款,令雙方官員都感到意外。
紐時報導描述,雖然美國可能即將與印度、台灣及其他國家達成握手協議,但這些協議多半內容有限,仍需大量後續談判。即使有協議達成,川普也可能保留2位數的關稅稅率,並放話對外國產品祭出更高關稅。所謂握手協議,通常指的是口頭或非正式協議。
距離8月1日新關稅生效僅剩不到1個月,川普政府恐怕只能與一小部分國家談判協議。有些主動尋求與美方官員會晤的國家甚至還排不上日程。川普也曾表態,不會再延後這波全球關稅。
對墨實施30% 恐掀台商撤資潮
川普宣布對墨西哥銷美產品實施30%對等關稅,由於墨國為近年台商全球布局重鎮,若墨國稅率居高不下,恐掀起台商撤資潮,甚至影響供應鏈重組與出口布局策略。
墨西哥是台廠在北美最大生產據點,包括鴻海、和碩、緯創、廣達、仁寶及英業達在當地皆有設廠,生產項目涵蓋伺服器、汽車零組件等,就近供應美國市場,若真的實施30%關稅,恐引發新一波電子業產能轉移浪潮。
業界評估,若依照目前墨西哥銷往美國產品30%稅率不變,恐怕會引發更多電子製造業者將訂單轉移至美國本土生產,不過,由於美墨雙方談判仍在持續,在8月1日前仍有轉圜餘地。
此外,《日經亞洲》報導,川普12日宣布8月1日起對歐盟輸美商品開徵30%關稅,引發歐盟震驚與內部矛盾,德國主張盡速達成協議以保護其產業;而法國等其他成員國則認為不應在美方條件下妥協,且應採取報復措施。專家指出,川普關稅信已增加歐盟報復及美歐貿易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