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反彈 校園公共球踩煞車

 |2025.07.11
10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長鄭英耀前天表示,將於二周內盤點全台逾三千八百所中小學球具,開放社區民眾於放學、假日到校運動借用。「校園公共球」的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學校、教師團體反彈,怒批教育部在未釐清責任、人力的狀況下就貿然推行,如同活在平行時空,鄭英耀宛如晉惠帝。

對此,教育部一度緩頰,稱其概念比較像「愛心傘」,不需要管理,但仍遭基層教師砲轟,直言一定會增加管理維護成本,教師可能假日還要值班。不敵基層怒火,教育部昨下午急煞車,表示將審慎評估,不會貿然實施,初期可能先選擇有意願的縣市學校試辦後再議。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中小學普遍面臨行政與教師人力吃緊,假日和放學後根本沒有人力管理器材或安全巡查,教師疲於奔命,難道還要兼任運動器材保全?借用要有人管理、耗損需隨時補充,若不給人,又不給錢,怎麼無中生有。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說, 學校運動設施與球具主要用於學生體育課與課外活動,經費已相當有限,若開放給社區民眾,球具損耗速度將加快,學校需頻繁維修或更換設備,政策卻未提經費補助或配套措施,無疑是將公共責任轉嫁學校,犧牲教育以服務民眾。且若有損毀或意外,責任歸屬如何釐清。

教育部主任祕書林伯樵強調,並非要學校負擔保管責任,概念較像「愛心傘」,教育部也會提供經費,盼讓民眾想運動時就有對應球具可借用。

教育部政次張廖萬堅表示,會請體育署審慎評估、與基層學校溝通,不會貿然實施,經費與採購也不會由學校負擔,更不會影響到學生上體育課的權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