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外
眼見已是和平年月,阿三竟又戴起口罩招搖過市,還是黑色款,稱這種最是柔軟舒適。惹得本棱十分緊張,拉開了距離走路,東張西望生怕被人認作同夥;終於按捺不住,加快走上幾步,眼睛看向一邊,口唇盡量不動地問阿三道:「你今天犯啥病,幹嘛非要戴口罩?」
阿三道:「瞧吧,還不是因為你,我才犧牲色相?」調侃道:「口罩的英文叫mask,可mask譯回中文居然成了『面具』,聽著像不像搶劫犯?」
原來本棱對花粉過敏,卻堅決不肯戴口罩,說是違反美國風俗。阿三勸道:「疫情過後美國風俗早糾正了,以前戴是宣布得了傳染病,現在終於明白還可以防病毒,咱要鼓勵人家不是?」
本棱堅持道:「知道口罩防病毒,可未必知道也可防花粉啊。」
阿三嘆氣:「木頭!咱自知就行,他們以為你仍在防病毒又何妨。」
只因本棱仍信心不足:「現在還戴口罩,有些太誇張了吧?」這才導致阿三黑「面具」遮顏過市,自然要驚著了本棱。
阿三正色道:「美國人四分之一花粉過敏、比病毒還厲害,咱得趁熱打鐵,幫他們鞏固口罩文化才是。」
華人活動中心的人們聽說後,異口同聲贊成阿三,而且都要去找出口罩打算效仿阿三。有人才想批評他們有點矯枉過正,立即被一片反對的聲音蓋住。小秋更是興奮,跑去抱來了一堆化學實驗室用的大蛤蟆鏡,連說:「這個也要戴出來,眼睛也要防花粉!」
阿乙立即響應:「戴!咱一大批人,口罩、蛤蟆鏡一起戴了,這就上街。」
小秋高興道:「而且全戴黑色,醒目!」
阿甲有點擔心:「看著像抗議隊伍,會不會太唬人?」
阿乙將頭使勁一擺:「怕什麼?抗花粉、抗疫情,反正都是抗。」
阿甲提醒:「過於隆重。得想個辨法說明理由,別讓人把咱當成了黑幫團夥。」
阿三笑道:「好嘛,搶劫犯、抗議者、黑社會……似乎除了醫生,誰帶口罩都要被當成大壞蛋。」腦中突然來了靈感:「不如讓女同胞們幫忙,在口罩上繡個『pollen-free』(防止花粉)的字樣,既講理又時髦。」
本棱較真:「『pollen』,譯成中文是花粉還是孢子?」
阿甲一本正經搶答:「既是孢子又是花粉,簡稱『孢粉』;既然mask譯為面具,咱這口罩就叫『孢粉面具』好了。」
大家都覺有趣,一致贊成。找到了做口罩的朋友立即製作。朋友將其統一製成綠色,說既要避嫌又可象徵生命;上面果然還用紅線繡上「pollen-free」幾個醒目的大字。大家還當即捐款成立小小基金會,要將此改良文化推行下去。
「完美!」本棱點頭。
「不完美!」阿乙接口道:「還得配上蛤蟆鏡。」
大家於是一致戴上孢粉面具、蛤蟆鏡,浩浩蕩蕩出門去了。
──革命尚未成功,口罩還要繼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