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三十萬與一百萬

文/嚴陽 |2025.07.08
56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發生在景德元年(一○○四)十二月的「澶淵之盟」,是北宋乃至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當時南北對峙的遼國與宋國,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戰爭,開啟了其後約一百年和平共處的新篇章。

然而對於北宋來說,當時在軍事上其實處於相對優勢,但最終還是接受了每年給予遼國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的條件,不免有些憋屈。而這樣的折本交易,與宋真宗趙恆畏戰的心態大有關係。

《續資治通鑒‧宋史》中這樣記載:「丁亥,以曹利用為東上閤門使、忠州刺史,賜第京師。利用之再使也,面請歲賂金帛之數,帝曰:『必不得已,雖百萬亦可。』寇準召至幄次,語之曰:『雖有旨許百萬,若過三十萬,將斬汝!』利用果以三十萬成約而還。」

宋真宗委派曹利用再次出使遼國之前,有鑒於他上一次取得的成果──與遼主初步達成了和談的意向,便以加官的方式予以獎賞,同時還在京城賞賜了一座宅第給他。由此不難看出,宋真宗對與遼國的和議有多迫切。此外,宋真宗迫切的心情,從他願意給出的歲貢竟然達到一百萬,也可看得出來。

然而,宰相寇準顯然有自己的想法。在曹利用得到宋真宗的旨意後,居然私下將他叫到一邊,並給予相當嚴厲的警告:「儘管皇上說可以答應遼人一百萬的要求,但如果最終超過了三十萬,我會將你斬首!」

當時宋朝經濟相當繁榮,無疑是宋真宗願意給予遼人優惠條件的因素之一。由於思想觀念的轉變,國家實行寬鬆的土地政策,商業飛速發展,礦業與對外貿易興隆,不但使宋朝人口急劇增長,科技也有長足的進步,經濟總量不僅遠勝唐朝,更超過同一時期的歐洲許多。

財大則氣粗,所以為了和平,宋真宗是不在乎這一百萬的;也可以說,只要能夠避免與遼國的戰爭,讓他安穩地在龍椅上做皇帝,宋真宗什麼樣的代價都可以接受。即便輸遼的金帛稍多一些,又能對他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呢?只不過是老百姓褲帶勒緊一些罷了,難道還能讓皇帝吃糠咽菜?

但對於宰相寇準來說,考慮的東西無疑與宋真宗有些不同。一方面,若輕易答應了過分的要求,可能會讓遼國貪得無厭,要得更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向遼進貢的金帛都是宋朝百姓的血汗,進貢得愈多,老百姓的負擔也就愈重。

所以,雖然他也希望兩國止戰,卻是有底線的,就是遼國的物質要求不能太過分。而寇準的想法,自然也跟身分有關:他是宰相,上要為皇帝籌謀,下要對百姓負責。因此,他掂量出了歲幣三十萬的上限。

從宋真宗的一百萬到寇準的三十萬,我們不難看出,人處在不同的位置上,對問題的看法自然也會不一樣;除此而外,會對人們的想法產生影響的,當然還有他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等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