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聯社報導,美國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屆滿,白宮對貿易夥伴採取極限施壓,要求在7月9日前迅速達成協議,同時又釋出可能延長談判的訊號。美國總統川普說,將在美東時間7月7日中午12時(台灣時間8日0時0分)起,陸續發函通知關稅或協議內容。
川普6日晚間對記者表示,未來幾天將會是「信件與協議並行」。他說,最多15封針對主要貿易夥伴的信件將分別於7日、8日與9日寄出。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6日受訪時,重申川普即將在本周函告各國關稅的立場,並透露約向100個貿易量較小國家祭出10%關稅。與此同時,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透露,若各國秉持誠意談判並讓步,有可能爭取延長寬限期。
貝森特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重申川普上周表態,尚未與美方達成協議的國家,將從8月起面臨高額關稅,「反彈回升」至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
貝森特表示:「我不會透露我們的戰略手冊,接下來72小時我們會非常忙碌。總統川普將向一些貿易夥伴寄出信件,內容是:若你們不加快進度,那麼8月1日起,你們將回到4月2日的關稅水準。」他預期川普的作法將加速主要貿易夥伴拍板協議。另外,貝森特提到,美方同時也會向約「100個」與美貿易量較小的國家寄發信函,對其商品設定10%的關稅。
目前,川普政府目前僅與英國、中國及越南簽訂貿易協議,與柬埔寨敲定協議草案,其他包括歐盟、日本與南韓等美國主要盟邦在內的全球經濟體陷入不確定狀態,並面臨再度遭課以高額關稅的威脅,可能重新引發市場憂慮。但投資人似乎已逐漸適應川普式貿易體制,即美國與多數主要國家反覆進行談判的模式。
針對台美關稅談判,我方力拚從原先的32%對等關稅,朝關稅豁免前進,也盼談判結果「不高於競爭對手」,尤其高度關注美國是否會引232條款來扼住台灣半導體命脈;台灣已於5月7日提出意見書,表達美方若對台灣晶片課關稅,恐有斷鏈風險,傳出美方態度尚屬正面。
台美關稅 經長:還在談判中
隨著台美談判進入最後階段,行政院談判團隊6月底自美國結束二輪實體談判後,對外宣布取得「建設性進展」,但未透露細節;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在大批媒體包圍下被問及美國對等關稅談判進度為何?郭智輝終於擠出:「還在談判中」的5字回應。
根據美方訊息,首波約100個國家對等關稅為10%,台灣是否在名單內,備受國內關注。但政院官員並未透露預期範圍,僅稱會審慎因應。前經貿人士認為,要爭取低於10%難度高,就連最早談完的英國仍維持10%基準關稅,以亞鄰國家如越南談判來推算,結果會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