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方文
老同學升格當阿媽了!同學會時開心地向大家報告喜訊,但隨後便抱怨了起來。
「好不容易才有這個孫子,沒想到有一天,媳婦回來跟我說,她的父親認真翻查字典,忙了好幾天,已經為孩子取好名字了。」同學說著說著,音量隨之提高了起來:「我告訴先生,你的孫子未來要叫做OO,很怪的名字,你不覺得很難聽嗎?你要趕快想辦法。」
說老實話,那個名字寓意很好,唸起來也順口,我覺得不錯。「再怎樣也該是我們這邊命名,怎麼會是外公呢?」同學激動的說。聽到這裡,總算明白問題的癥結了。原來老同學不是對名字有意見,而是對命名的人有意見,覺得命名權被搶走了。
每個孩子的名字都承載著父母、家人的深深祝福與期許,為孩子命名是大事,爸爸、媽媽看重,爺爺、奶奶看重,外公、外婆又何嘗不是呢?為什麼外公不能命名呢?
多年前小侄女的小寶貝出生後請我幫忙取名字。當初接到這個任務,深覺責任重大,趕緊和小姪女確認:「是否有向家人提出?家人的想法、意見如何?公、婆、先生都同意嗎?」一一確定後,方才進行。
命名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當年也是煞費心思,查找、翻閱了許多書籍,細細琢磨、斟酌再三。名字的意義很重要,但也要顧及字音,需讀起來流暢、順口,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能有不雅的諧音。
好不容易花了幾天的時間,終於列出幾組名字,一一說明名字的意義後,請大家反覆朗讀,聽一聽、想一想,注意有沒有諧音的問題,幾天後名字終於定案。
雖然新生兒的名字是由我這個外人命名,但小侄女的先生、公婆都覺得很好,壓根兒沒有命名權被搶走的想法。
我想,如果這位外公在命名前,能先請女兒和公婆說一聲,聽聽他們的想法,再來進行,也許事情會圓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