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今年上半年超商連鎖店的營業額首度超越百貨公司。主要因為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民眾所得未增加等,導致節約取向愈趨明顯。另外,自動售煙機採用需出示身分證件的制度後,也導致民眾進超商購物的情況增加。
報導指出,日本連鎖店協會二十三日發表加盟的超商十一家大公司上半年的營業額,為三兆六千五百五十九億日圓(約台幣一兆零三百二十八萬元),比去年同期增百分之三點二。這是協會自一九九九年公布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由於物價上漲,消費者荷包縮水,使得超商販售的飯團、便當的售況變好,有些超商所推出的蔬菜、肉類等生鮮產品的售況也變好。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日本百貨公司的營業額為三兆六千一百七十一億日圓(約台幣一兆零兩百一十九萬元),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二點七。百貨業營業額呈現低水準,主要是因為占營業額三成以上的服飾類商品及高價商品售況不佳。主要原因應是股價跌、景氣前景不透明,導致消費者人數及消費的單價減少。
日本的百貨業營業額在泡沫經濟出現不久後的一九九一年,曾寫下最高紀錄九兆七千一百三十億日圓,之後逐漸下滑。去年跌至七兆七千零五十二億日圓,比前年減少兩兆日圓。
網路購物、大型暢貨購物中心等的登場,也導致消費者不進百貨公司光顧的情況增加。反觀超商營業額增加,去年為七兆三千六百三十一億日圓,以三千五百億日圓之差,逼近百貨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