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談判 184國代表尋解方

 |2025.08.06
29觀看次
字級
加拿大藝術家、行動主義者及攝影師黃志銘的作品〈思考者的負擔〉,4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展出。這是一件高達6公尺的雕塑,為羅丹經典雕像〈思考者〉重製版,是為《全球塑膠公約》協商而創作。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會議5日起至14日,在瑞士日內瓦登場,來自184個會員國代表、逾3700名與會者齊聚聯合國萬國宮,展開攸關全球塑膠汙染治理的最後協商。會議主席瓦迪維索呼籲各國代表超越本位立場,共同尋求全球解方,「全世界都在等待真正的結果,不僅是許諾。」

瓦迪維索在開幕致詞表示,塑膠汙染已構成全球性危機,正嚴重破壞海洋、河川與生態系統,威脅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也對最脆弱的社群造成極不公平的衝擊。他強調,這是因人們未能有效控管,既然這場危機由人為所致,就必須由人類以集體行動加以解決。

瓦迪維索指出,這場會議是為未來的環境歷史奠定全球性治理工具的基礎,呼籲各國政府授權談判代表,除了掌握理解國家的紅線與立場外,更要跨越分歧、尋求平衡,「不要相互指指點點,而是要追求一個勇敢與微妙的平衡與結果。」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長安德森表示,自條約談判啟動以來,國際社會投入大量外交努力,呼籲各國將這些努力轉化為一項「能夠永遠終結塑膠汙染」的強而有力條約,會議10天將是密集協商的關鍵時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