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記憶】 最宜居的好地方

文/輕舟 |2025.05.16
182觀看次
字級

文/輕舟

從小到大,搬了四次家。每個家都有難忘的故事。

第一個家是租來的瓦房。媽媽偶爾會蒸菜包及砂糖包給我們解饞,在物資匱乏的五十年代,有包子吃是極度的奢華享受;一次二哥胸前長了一個疔瘡,父親土法煉鋼,先用棉線將它圈綁住,等待數日後,疔瘡卻變得更大,父親再以小刀輕劃,膿包登時迸破,一周後膚疾痊癒。父親用這種方法治病,全家都開了眼界。

第二個家是租來的透天厝。大哥在一樓後院,拼拼湊湊蓋了一座鴿舍,放學後,揮動以紅布綁於頂端的長竿,操練鴿群。他滿口鴿經,多次說夢話亦如是,父親只當是大哥年少的迷惘,並未深責;某回,媽媽因思念在台東偏鄉任教的大姊,獨自一人搭車去探望她,或許因為長途跋涉,神勞形瘁,回家時走路姿勢怪異,膝蓋打不直,鄰人見狀大笑不已,母親卻自封「關刀腿」,幸數日後雙腿恢復正常,化解了家人的擔憂。

第三個家是租來的二樓樓房。大哥已從迷惘中破繭而出,考上了南部知名國立大學,六○年代的大學聯考錄取率僅兩成左右,放榜當晚,父親特別買來六、七公尺長的鞭炮慶賀,鞭炮聲響徹雲霄,鄰居紛紛前來恭賀,父親的快樂歡喜寫在臉上;沒多久,二姊經過半年苦讀,參加國家考試,又一試而過。算是雙喜臨門。

第四個家是父親貸款買的新公寓,部分頭期款是大姊解囊相助。租屋三十年後,父親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蝸居,散步時他常開心吟誦自創的詩詞。我們兄姊弟五人就住在老家方圓五公里內,探望父母只需幾分鐘車程,十分便捷。

我想,爸媽家的附近,就是最宜居的好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