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五十七歲「麻糬伯」曾因肝癌接受栓塞治療,恢復良好卻疏於追蹤,導致癌細胞復發並轉移頸椎。
就醫檢查發現,肝臟內藏二十公分排球大小的巨大腫瘤,頸椎第五節更被五公分腫瘤侵蝕,幾乎「吃掉整塊骨頭」。透過緊急減壓手術、放射治療及三合一療法,助他重拾正常生活。
麻糬伯去年起感覺四肢無力,包麻糬頻頻掉落,後期連行走都困難。
家人帶他就醫,赫見肝癌復發,癌細胞轉移至罕見的頸椎,壓迫神經導致癱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王博民表示,肝癌骨轉移多見於胸椎或腰椎,頸椎轉移極罕且症狀嚴重,嚴重時脊椎可能斷裂。
醫療團隊先以減壓手術清除頸椎癌細胞,並用維持器穩定結構,接續放射治療恢復部分行動力。
同步檢查發現肝臟腫瘤過大且堵塞血管,不適合栓塞治療。醫療團隊採用免疫療法、標靶藥物及為期四周的光子刀療程,成功將腫瘤從二十公分縮小至八公分,且完全失去活性,無需進一步處理。
王博民強調,肝癌早期可透過栓塞或電燒控制,但未定期追蹤易復發轉移。
肝癌骨轉移雖然不常見,但頸椎轉移症狀進展快,建議患者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及腫瘤指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