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一首歌

文/山羊 |2025.05.07
64觀看次
字級
圖/yapei

文/山羊

阿傑的姊姊即將畢業,最近常在家裡練唱,唱著「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能不懷想?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歌詞。唱著唱著,有時還會因離情依依而掉淚。

阿傑覺得很奇怪,他曾跟爸爸一起去參加告別式,送葬樂隊吹奏的曲調竟然跟「畢業歌」一模一樣!

於是第二天去問老師,老師就利用音樂課,跟全班同學說了這首〈驪歌〉的故事。

民間歌謠 傳頌友誼

原來,這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叫做「友誼萬歲」或「友誼地久天長」〈Auld Lang Syne〉,曲調源自18世紀蘇格蘭的一首傳統民間歌謠,深受當地人士喜愛。

蘇格蘭語auld lang syne的auld是old,lang是long,syne則是since(自從),意思就是「很久以前的時光、逝去已久的日子」,整首歌表達了對過去時光流逝的感懷以及對未來重逢的期待。

它的歌詞核心是:「舊日情懷是否該被遺忘?」答案則是:「透過重溫記憶和珍視過往,友誼就能永保不忘。」而最能記憶過往與朋友的方式就是,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分享「一杯善意」(cup of kindness,蘇格蘭傳統中朋友相聚時共飲的習俗)。

這麼雋永的歌詞,是由蘇格蘭詩人羅伯特.伯恩斯(Robert Burns)收集當地流傳的民間歌謠,於1788年加以整理及改編而成,並將它送到「蘇格蘭音樂博物館」,希望這首古老歌曲能被記錄流傳下來。

1793年,伯恩斯寄了一個略微修改的版本給一家出版商,一直到他去世3年後的1799年才出版。

由於蘇格蘭教會早在1640年就禁止慶祝耶誕節,所以蘇格蘭歲末最大的慶祝活動就是「除夕節」。他們會利用這一天交換禮物,拜訪親友,迎接新的一年。

由於強調友誼、回憶與離別的〈友誼地久天長〉跟「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精髓剛好非常契合,因此從19世紀開始,這首歌就被廣泛傳播及演唱。蘇格蘭人移民時,也會將這個傳統與這首歌帶到美洲新大陸去。

旋律優美 傳遍世界

真正讓這首歌與慶祝新年聯繫在一起的傳統,可追溯到1929年,當時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人蓋伊.隆巴多(Guy Lombardo),在電台的新年倒數中播放這首歌,從此成為美國除夕慶祝活動的固定節目,一直持續到1976年。

隨著時間推移,〈友誼地久天長〉逐漸成為西方國家,尤其是英語系國家,跨年夜最常演唱的歌曲,並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成為全球性的新年慶祝習俗。

有趣的是,這首歌跨越了文化,向世界各地傳播之後,不僅被用於慶祝新年,還常出現在畢業典禮、婚禮、告別儀式等場合。在日本,它被改編成《蛍の光》(螢火蟲之光),成為學校畢業典禮必唱的歌曲,還經常被用於商店關門時的背景音樂。

2018年,NASA的太空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在飛越「古柏帶」(Kuiper belt,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側)天體時,播放了這首歌曲來慶祝任務的成功,象徵宇宙探索中的回顧與展望。

〈友誼地久天長〉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在《阿甘正傳》、《慾望城市》、《當哈利遇見莎莉》以及《魂斷藍橋》等電影中都曾出現過。

老師說,這首歌旋律簡單優美,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才會傳唱世界各地。它不僅是一首蘇格蘭民謠,更成了跨越國界、超越語言的音樂瑰寶。所以雖然〈友誼地久天長〉在華人世界常被視為驪歌,代表離別與感傷,但它原本可是用來表達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友情的珍惜。

聽了老師說的故事後,現在阿傑聽到姊姊練唱這首畢業歌時,好像更能感受到這首歌所要傳遞的溫暖與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