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進化,由神權、君權到民權,現今生命權逐漸受到重視,可望未來的世界,將進入佛陀所提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生權時代。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時間:1981年4月30日 地點:淡江大學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眷戀過去,認為回憶比現實甜蜜而美麗。事實上,人不但不能只活在回憶裡,也不能只活在現實裡。我們應該放開我們的眼界,看看未來的世界、未來的社會和未來的人生。這也是每個知識分子,每個有心人都應該共同熱切關心的事。以下提出四點說明:
一、從時、地、人三方面
看佛教對未來的看法
佛教對於時間、空間、人間,乃至人群關係,不但有許多看法,而且講得非常徹底、深妙。從時間上,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有無量阿僧祇劫,未來也有無量阿僧祇劫。在空間上,則講到此世界、他世界、十方無量諸世界。我們常說的自然界,只是一個太陽系,佛教的世界觀,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有無量無數的太陽系。佛教講到人間,不但講你我的關係,還講我與眾生的關係。而眾生又有無量無數之多。
文化的發展,歷史的演進,科學的突破,證明了「從過去那個時代、那個地方、那個人,進步到此時、此地、此人還是不夠的,必須還要朝著未來、他方世界、其他法界邁進才行」。今日的科技發展、學術研究,不正把我們帶向更空曠的未來嗎?我們怎能不對未來做個探討呢?沒有理想,談何方向?談何實現?沒有未來,我們就沒有目標,沒有實現理想享受成功的喜悅。
二、從社會、政治、宗教的進化
談佛教對未來的看法
最早的人類所形成的社會,叫做游牧社會,以天然的水草來游牧維生,所謂逐水草而居,而後慢慢安居下來,發展成農業社會,藉著耕種的知識,靠著植物糧食來維生。到了工業革命以後,社會結構急遽地變化,人類一切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都受到巨大的衝擊。在這樣的工業時代,人類不斷地向外追求物質的知識,以物質為對象而考察、研究、實驗、利用,結果不但物質界的知識物化了,連心靈界的知識也被物化了。
知識的錯亂導致道德的顛倒貧瘠,工業時代帶給人們更豐富的物質生活,卻也使人們產生了更強烈的物質欲望。更由於人我的界線未泯除,心物的對待未融通,物質與科技的發達,非但不能獲得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真正自由平等,反而更引起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矛盾對立。例如核子武器的發明,一方面固然收到嚇阻侵略暴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則引發了世界各大強國之間的猜忌。可以說,現在的工商業社會,只是解決了我們物質的生活,至於我們精神領域的增長、道德修養的提高、心靈道念的精進,則有待一個「道德社會」的來臨。
從神權到君權、民權
從政治方面的進化看未來。人類最早的政治是神權政治,一切委諸於天意、神旨,當時民智未開,初民的生活非常簡陋,茹毛飲血,居處洞穴,對於大自然的各種力量感到不可捉摸,尤其那些具有破壞力的自然現象,如風、火、雷、雨、水、地震等災難。面對那些無法避免又不可理解的外力,初民心中充滿了恐懼感,於是設想有某種或多種大力、不可見的東西在主宰人類,懲罰人類,於是他們透過祭祀、禮拜等方式來祈求寬恕,這就造成了多神、泛神崇拜的神權時代。
天空忽然轟隆一聲,電光交作,在初民眼中,那是雷神的憤怒;地面颳起陣陣強風,那是風神在顯露威力;大雨滂沱,氾濫成災,那是雨神的警告。此外,舉凡日、月、山、川,河、海、星、雲、煙等,無一不有神祇。將所有不可知的事物,都歸諸於神,乃至萬物的創造、宇宙的形成,也都一一出自神的旨意。神,是至高無上的。
從神權時代又慢慢進化到君權時代。人類的生活從家族性逐漸走向部落生活,在人群中,一些比較聰明,能力高強的領袖人物脫穎而出,起來統一各部落做了皇帝,就擁有「君權」。一旦大權在握,君臨天下,四海之內,唯我獨尊,成為最高的權威者,於是就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情況發生,這個時代,在世界上居然也維持了幾千年。
君權政治經過長久的年代,人民意識逐漸抬高,紛紛要求參政權,於是君權時代又進化到今日的民權時代。順應時代潮流的趨勢,每一個民眾都享有權利,打破了統治者與受治者的壁壘,從此,眾人的事由眾人來管理。像台灣主張民生、民族、民權,公職人員要由民眾來推舉,選賢與能,尊重自由意志,民眾的權利可以決定一切。
從民權到生權
民權政治再發展下去,將成為生權政治的時代。所謂生,就是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都有平等的生存權,不但人類不分家世、相貌、品性、智慧、體格、貴賤、美醜、強弱、智愚,就是一切飛禽走獸、蟲鳥魚蛇都有同樣充分的生存權利。因為一切動物都有生命,由物質上來看,所謂「一般骨肉一般皮」,把這些動物的皮毛骨肉筋血送到化學試驗室作化學分析,都是同樣的碳、氫、氧、氮、磷、鉀、鈣、鐵等的一大群原子。
從精神方面來說,縱使動物在受、想、行、識上的作用不如人類強,但感受苦樂之情是一樣的。萬物之靈的高等動物,和螻、蟻、蚊、蠅等的低等動物,無不表現一樣的貪生畏死、避苦趨樂的心情。
現在世界上,文明的國家都制定保護動物的法律,許多著名的輿論和法律,都惠及到人類以外的動物。如不可虐待動物,雞鴨未殺前不可倒吊、綑綁,牛馬不可令其操勞過度,不可濫殺稀有動物令其滅種,也設定動物生存的特定區域。凡此種種,都已證明人以外的生物,它的生命權逐漸獲得重視,所以,從民權發展下去,在未來一定可以進入佛陀所提倡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生權時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