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366日》】放手也是一種選擇

文/簡妙容(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 |2025.04.19
336觀看次
字級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圖/天馬行空提供

文/簡妙容(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講師)

在日本票房突破十三億日元的《366日》,故事描述二○○三年的沖繩,高三生湊(赤楚衛二飾)偶然邂逅同校的學妹美海(上白石萌歌飾),兩人喜歡HY(日本沖繩樂團)的同一首歌,自然而然地互相吸引,在湊畢業的那天正式告白並開始交往。

湊因為母親因病去世後失去生活動力,一度想要放棄音樂的夢想,因美海的鼓舞「總有一天,我想聽聽湊前輩寫的歌」,湊決心前往東京求學追求自己的夢想。兩年後,美海也隨著湊的腳步來到東京,兩人在東京開始過著幸福新生活。畢業後的湊在一家音樂公司找到工作,美海也努力朝專業口譯邁進。兩人曾希望「願這樣的幸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持續下去」。然而有一天,湊突然提出分手,並離開了美海。多年後美海的女兒陽葵受父親所託,帶著MiniDisc(簡稱MD)從沖繩前往東京尋找湊,揭開這段橫跨沖繩與東京長達二十年的戀曲背後的真相。

默默陪伴加油打氣

愛情不一定要長廂廝守,有時適時放手也是種選擇。電影中生病的湊幾經思量後,為了不拖累美海,希望美海繼續努力達成當專業口譯的夢想,忍痛選擇分手,讓人不禁思考,當下這樣的方式是否是唯一的方法,單方面的決定對於美海是否公平?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兩人坐下來好好溝通,是否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湊的過往經歷與這個殘忍的抉擇有關,或許因為失去過至親,走過那段黑暗的悲傷歷程,湊不願意讓如同陽光般的美海在未知的未來也承受痛苦,雖然能同理他這個想法,個人卻不太能接受這種片面的體貼。

人生除了愛情外,還有很多事情值得去追求,就像美海在分手後回到沖繩,一步一步努力朝夢想前進。對於默默守護的琉晴,美海在整理好自己的感情後,將曾經愛過的湊留在回憶中,全心全意去迎接新生活。一如電影中一再出現的月橘樹,帶著沁人心脾的香氣,開著白色小花,所代表的花語「新娘的喜悅」與「我是你的俘虜」般,對於親情、友情、愛情都能真心誠意地付出。

除了湊與美海外,我更喜歡琉晴與香澄這兩個角色,前者一直默默陪伴在美海身邊,除了是美海從小到大的玩伴外,琉晴總是站在美海這一邊,為她加油打氣,無私地接納包容美海的一切,為美海遮風擋雨,只為給對方滿滿的幸福,琉晴善良且單純的個人特質讓人感動與心疼。而香澄身為湊的摯友,雖然曾暗戀過湊,卻不曾介入湊的生活,當香澄在多年後坦率表白自己曾經暗戀過湊,明白自己的情感將得不到回應後止損,把自己定位在摯友上,不拖泥帶水的情感處理十分明智。

欣賞沖繩南國風情

電影在沖繩取景,無論是壯闊的平安座海中大橋、清澈蔚藍海水拍打著赤墓海灘、濱比嘉島志仁禮久公園的沙灘、大宜味村鹽屋區的鄉間小路,每個景色都引人入勝,讓人在觀影中同步欣賞了沖繩南國風情,也興起再次造訪沖繩的衝動。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湊與美海的學校拍攝地「與勝高等學校」,也是HY樂團成員的母校,讓拍攝更有意義。看到電影中出現的MiniDisc,就想起被自己丟在抽屜深處的那台播放器,原來不知不覺中隨著歲月流逝,很多曾經流行過的物品也悄悄地被遺忘了,就如同年少時的單純與堅持,也在社會教條洗滌下漸漸變得圓滑。

由HY樂團為電影量身訂做的主題曲《恋をして》(中文翻譯「戀愛了」)在悠揚的旋律與深情的歌聲唱出了男女主角對戀情的抉擇與感謝,事後再次聆聽,當下看電影的感動再次躍上心頭,令人回味無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