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團體赴陸交流 資訊專區啟用

 |2025.04.18
15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賴清德總統先前要求內政部建立宗教團體赴中國大陸交流揭露制度,「宗教等團體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昨天啟用,宗教團體、社會團體與人民團體都列入,將公開揭露名稱、赴中日期、地點及目的事由等。另各級民選地方公職人員赴中資訊揭露平台近期也將上線,適用對象有1萬多人。

15個欄位 30秒可填完

內政部長劉世芳昨出席部務會報會後記者會表示,這次啟用「宗教等團體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包括宗教團體、社會團體與人民團體都列入,設置公開專區主要是在第一時間協助國人,因應赴陸交流可能面臨風險,鼓勵主動完成行程資訊登錄。

內政部資訊服務司長黃國裕說明,該專區提供登錄與查詢功能,目前已有21筆公開資訊,填寫欄位約15個,約30秒內就可登錄完畢,其中,會公開揭露包括團體類型、團體名稱、赴中交流日期、地點及目的事由;人數、聯絡人、中方緊急聯絡人、領隊姓名、聯絡方式則不會揭露。

至於沒填報的團體是否會有相關管控機制?劉世芳直言,「沒有,目前採鼓勵為原則」。因在宗教司登記立案的團體約1萬2000多個,沒立案的團體更多,若團體願意,登錄為社會或人民團體都可以,重點是讓大家知道在中國大陸基本軌跡,「鼓勵為原則,沒有罰則;真正需要罰則申請制度是陸委會管控,像是民選縣市長等」。

另外內政部也規畫各級民選地方公職人員赴中資訊揭露平台近期將上線,鼓勵其將相關行程資訊提供服務機關或鄉(鎮、市、區)公所登錄在公開專區,因目前兩岸條例未規定強制揭露,也是採鼓勵方式。

宮廟:恐造成交流壓力

台南知名宮廟的董事長認為,「政治是政治、宗教是宗教。」全台許多宮廟並不清楚兩岸交流資訊登錄及公開系統的填報細節,若未來兩岸交流都須填報申請,恐造成宗教文化交流壓力。這名不願具名的宮廟董事長說,台灣許多廟宇神祇祖廟都在大陸,這是歷史事實,不容改變,兩岸宗教交流行之有年,他並不認同兩岸交流資訊登錄的政策。

新北市三重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表示,過去,大家去大陸謁祖與宗教交流,都是光明正大,是從事宗教活動,不是參加政治活動,過往沒相關規定;現在有了,他支持揭露,一切按照規矩來,也可避免被抹紅。

台中市大甲鎮瀾宮說,兩岸根本不開放,早就沒進行交流,每年為了大甲媽祖進香遶境,就忙得不可開交,怎還有時間前往?

台中萬和宮表示,萬和宮在去年6月受邀赴大陸昆山交流,因時機敏感,沒赴陸;赴陸多為受邀參訪,純粹宗教交流,不會去公家單位;若備查只是填時間、地點,會配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