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者常見 營養缺乏與補充 文/江昀倩(新光醫院營養師) |2025.04.14 語音朗讀 7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大豆含有「完全蛋白」,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是補充植物性蛋白質的好選擇。圖/123RF南瓜濃湯加入椰漿或杏仁奶能增添濃郁口感,非常適合當作開胃菜。圖/123RF 文/江昀倩(新光醫院營養師)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無論選擇全素還是蔬食料理,不僅減少了動物性食物的攝取更環保減碳,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風險。然而,不均衡的蔬食選擇也可能導致營養素缺乏,若未妥善規畫,長期可能影響健康。蔬食者常見的飲食問題,以下提供營養補充建議與改善方式。1.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細胞、肌肉及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成分,若以蔬菜為主要食物來源,可能會面臨蛋白質不足的問題。如何補充?蔬食者可透過以下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來滿足需求。‧豆類:黃豆、黑豆、紅豆、鷹嘴豆、扁豆‧大豆製品:豆腐、豆漿、天貝、味噌‧全穀類:糙米、燕麥、藜麥‧堅果與種子:杏仁、核桃、芝麻、奇亞籽、南瓜籽其中,藜麥與大豆是少數含有「完全蛋白」的植物性食物,能提供所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是補充植物性蛋白質的好選擇。2.維生素B12維生素B12 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如肉類、蛋類和乳製品或發酵性食物。長期缺乏可能導致貧血、神經損傷、疲勞。如何補充?‧食物來源:蛋奶素者可從蛋類與乳製品獲取,如起司、優格、牛奶。‧強化食品:許多植物奶(如豆漿、杏仁奶)、穀物片都有額外添加維生素B12,適合作為替代來源。‧補充品:全素者建議選擇發酵豆類或豆製品,如納豆、天貝,也可額外補充B12。3.鐵鐵是紅血球生成的重要元素,缺乏鐵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頭暈、疲勞、臉色蒼白等症狀。植物性食物的鐵為「非血基質鐵」,吸收率較動物性來源的「血基質鐵」低,因此蔬食者更需注意攝取與吸收。如何補充?‧富含鐵的食物:深綠色蔬菜(菠菜、甘藍菜)、豆類、紅藜、南瓜籽等。‧搭配維生素C:維生素C可提高鐵的吸收率,因此建議搭配柑橘類水果、番茄、甜椒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避免影響吸收的食物:茶、咖啡與高鈣食物(乳製品、黑芝麻等)會抑制鐵的吸收,應避免同時攝取過多。4.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EPA和DHA)對大腦健康、心血管系統及抗發炎作用極為重要。如何補充?‧植物性來源:亞麻籽、奇亞籽、核桃、紫蘇籽都含有α-亞麻酸,可在體內部分轉化為EPA與DHA。‧補充品:蔬食者也可考慮補充「藻油」,也是補充EPA和DHA的選擇。5.鈣鈣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缺鈣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由於全素者不食用牛奶或乳製品,鈣的攝取可能不足。如何補充?‧植物性鈣來源:深綠色蔬菜(如菠菜)、黑芝麻、添加鈣所製作的板豆腐。‧強化食品:部分植物奶、豆漿、穀片等添加鈣的產品。6.鋅鋅對免疫系統、細胞修復及生長發育至關重要。由於植物性來源的鋅較難吸收,蔬食者容易缺乏。如何補充?‧富含鋅的植物性食物:堅果、南瓜籽、全穀類、鷹嘴豆等。如果蔬食能更多元選擇不同食材,即可達到營養均衡,同時要注意飲食的組合及搭配,若有缺乏疑慮,可根據自身需求適時選擇營養補充品。蔬食若規畫得當,不僅能維持身體健康,還可降低慢性病風險,達到營養均衡,享受健康的飲食生活。 前一篇文章 掌握蔬食料理技巧 吃出美味健康 下一篇文章 創意蔬食料理 好吃又營養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傷害動物 時尚又美麗傳統市場 Vegan蔬食法餐綜合彩虹舒食 開胃又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