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每個月的那幾天,總是特別難熬?不少女性在月經來臨前,會出現乳房脹痛、煩躁易怒、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若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可能就是「經前症候群」在作祟。若月經來潮時出現經痛,背後代表可能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肌腺症等。
經痛分為「原發性經痛」以及「續發性經痛」兩種。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有些人經痛一吃止痛藥就能緩解,但有些人服用止痛藥還是痛到冒冷汗、上吐下瀉、甚至昏倒。
原發性經痛多數發生在青春期後數年,月經來潮時,疼痛感可以透過服用止痛藥而改善,患者如每周至少做兩次有氧運動,可大幅改善原發性經痛。
續發性經痛大多是與器質性病變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等,部分患者會從月經來潮前就開始感到疼痛,月經來時仍持續,且止痛藥會愈吃愈沒效。通常續發性經痛,難以透過運動改善,需對症下藥解決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