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揮動關稅大刀亂砍,各國面對出乎意料的狀況。有的強硬以對,展開報復;有的選擇投降,期盼川普大爺放過一馬。強硬如中國大陸,川普說如仍堅持,將再加徵百分之五十關稅;屈服如越南者,川普說沒用,除非給美國很多錢。硬也不是,軟也不是,讓各國不知所從。
我國政府先對百分之三十四關稅表示不合理,將嚴正談判,但過了兩天,脊梁就屈了,變成全面取悅川普。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表態沒有計畫採取關稅報復;還會繼續推大企業赴美投資,並將擴大對美採購。這樣低近投降的姿態外加輸送利益的做法,能使川普龍心大悅而善待台灣嗎?
越南的例子是活生生的。川普祭出關稅大刀後,越南提出對美進口商品零關稅,請求關稅推遲實施,但白宮高級顧問納瓦羅明確表示沒有用,問題的核心在於傾銷和出口補貼等「非關稅欺騙」,他指出「即使我們雙方將關稅降至零,我們與越南的貿易逆差仍將達到約一千二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三點九八兆)」,至於對越南的關稅將「當然」繼續實施。他並將越南的傾銷和出口補貼說成是「非關稅欺騙」。他指控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欺騙美國,只不過每個國家的「指紋」都不一樣,用的手法各有不同,但歸根結蒂都是非關稅欺騙。
面對這樣殺氣騰騰的政府,向川普「投降」,不但得不到寬恕,還將被狠踹一腳。
川普政府的胃口很大,台灣先前已是百依百順,讓台積電被迫加碼投資美國一千億美元,川普馬上加價到二千億美元,台積電還被迫參股援救搖搖欲墜的英特爾;他的商務部長認為這些都不夠,還要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移回」美國。
賴政府無視於此,輸誠唯恐不及、不夠,竟先放棄談判基本原則,先提高籌碼再與對方討價還價。賴政府竟在未與美談判之前,就先把自己所有的牌全部獻出,無顧我方的貿易主體性與主權。
賴總統以為「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這僅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川普急著要用關稅補聯邦政府財政大窟窿,豈會單單放過台灣而從零談起!
賴總統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包括對美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外,再加上提出軍事採購清單,這可以說是我方的籌碼,未和美方上談判桌就掀開底牌,不怕被美方宰割而毫無還價的空間嗎?
至於擴大對美國的投資,如電子、資通訊、石化及天然氣等產業傾囊而出,還要整合出「台灣投資美國隊」,也期盼美國做出對等整合,殊不知川普脅迫外國企業投資無所不用其極,怎麼可能反過來投資台灣以為回報呢?
賴政府還說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國評估貿易夥伴對美貿易是否公平的指標,隨他認定,無論怎麼排除,在美國政府看來都還有「詐欺」成分,仍會持續追究,我方企業承受得了嗎?川普還盯上洗產地問題,賴政府要企業自斷國內企業放棄自求多福之道而失去競爭力嗎?
凡此種種,在在說明一味屈從美方的無理要求,根本無濟於事,主動倒貼也同樣於事無補,只有堅持主體立場,增多談判籌碼,據理力爭,才是與霸道川普政府周旋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