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病主法上路今年邁入第7年,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仍未破1%,其卡關原因在簽署前,需接受自費諮商,為提升簽署率,健保署去年起陸續公告免費諮商對象,但未見顯著效果。明年起,長照3.0上路,衛福部定調長照將結合安寧,擬運用長照基金,補助50歲以上重大傷病者免費諮商,並深入社區推動「人生會議」。
衛福部表示,預立醫療諮商(ACP)為本人、家屬跟醫療團隊三方進行,將醫療決定權還給本人,降低家屬決定的自責,完成後才可以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當發生末期、植物人等狀況時,可以依照先前決定,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減少臨終前頻繁跑醫院狀況。
逾70歲民眾 簽署率僅萬分之1
然而,諮商一次費用約3000元,費用不便宜。根據醫事司統計,截至上月21日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約9萬4000人,年滿18歲且意識清楚即可簽署。依年齡區分簽署率最高的為70歲以上民眾僅有萬分之1;其餘簽署率依照年齡遞減,依序為60多歲萬分之0.78、50多歲萬分之0.53、40多歲萬分之0.27、30多歲0.16、20多歲萬分之0.06。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預立醫療諮商希望推展到全年齡,但所費不貲,因此目前研議先以50歲作為區分,且有重大傷病者補助諮商,並以長照基金支應。執行方式會參考日本「人生會議」模式,並且從長照機構、診所端一起推廣,責任不再局限醫療院所。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基層診所醫師會協助推動。
呂建德指出,預立醫療決定為長照3.0重要方向,將參考國際訂定屬於我國的分階段目標,不只機構內會與醫療端協助訓練,也會補助護理之家護理師、醫療社工進修安寧進修安寧照護課程,協助醫師推動預立醫療。
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ACP推廣難度在於要觸及到有相關臨終經驗者不易,目前1年平均有2萬多人簽署,希望推廣加速,目標要達到1年超過2.5萬人簽署,目前主力宣導,希望提升40至50多歲族群簽署率。
據調查,患者臨終前往返急診約20次,呂建德指出,患者常有發燒等問題需要在醫療機構奔波,希望透過在臨終前享有尊嚴照顧,也改善急診壅塞狀況。
癌症家屬負擔大 立委呼籲補助
此外,為增加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政府除了補助經濟弱勢族群,也納入65歲以上重大傷病等對象,現在更研擬用長照基金擴大補助範圍。
立委王正旭指出,癌症多在60多歲後發病,照顧者多為40多歲的下一代,他們在照護過程中深刻體會疾病歷程與遺傳風險,建議政府應從癌症家屬開始推廣預立醫療諮商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