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恆言】人活一口氣

文/王兆貴 |2025.03.28
469觀看次
字級

文/王兆貴

有位戰地醫生,在回憶錄中講了這樣一段經歷。

那天,戰鬥打得非常殘酷,傷亡嚴重,抬傷員的擔架根本不夠用。有位負傷的老兵血流不止,連腸子都露出來了,護士趕緊幫他紮繃帶止血,老兵卻說:「我沒事,趕緊去照顧其他傷者吧!」另有一位小戰士,傷勢比那位老兵輕多了,但可能因為初次上陣,看見身上淌血,嚇得不輕,嘴裡不停嘟囔著:「我完了,我完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搶救後,那位重傷的老兵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小戰士卻沒熬過天亮。

要知道,念頭非常重要,只要你一動念,激素就會發生變化,所謂「想什麼來什麼」,類似唯物辯證法中常說的「精神的反作用」。兩位傷者的不同命運,也許就是意念的力量。

老百姓可能不懂什麼叫精神支柱,卻知道「佛敬一爐香,人爭一口氣」。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氣」的含義特別豐富,遠遠超出了生理現象的範疇,不論是中醫還是哲人,都有一套對「氣」的描述;而到了武功領域,就更玄乎了,什麼「元氣」、「真氣」,千變萬化且不可捉摸。

對百姓而言,「氣」無非兩大類,即物質和精神方面。譬如說,天氣和地氣,說的是自然現象;人氣和底氣,既來自實體,又超出物質層面。至於動氣,對中醫和練功的人來說,指的是丹田氣,在民間則是指生發怒;怨氣、怒氣、火氣皆會傷人傷己,能戒且戒,不論是讓別人生氣還是生別人的氣,都表示我們活得不夠通透。

清代大學士閻敬銘那首〈不氣歌〉說得好:「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把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氣把命廢;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走過了溝溝坎坎,經歷了世態炎涼,回頭仔細想想,「人活一口氣」這句話太對了,信哉斯言!不只因為活人離不開呼吸吐納,更重要的是,人這一生處處要爭氣,才能活出精氣神來。這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耐不住的心;沒有化不了的冰,只有升不高的溫。只要秉持正能量,便能活得通透,就不會為一些枝微末節的小事憋屈氣悶,容不下別人,也放不過自己。

實現目標,要有志氣;克服險阻,要有勇氣;立足天地,要講正氣;面對利誘,要有骨氣;讀書明理,要有靈氣;著書立說,要拚才氣;機會境遇,要憑運氣;聚集流量,要有人氣;人際交往,必須大氣。

如此等等,不都是一口氣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