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如果室內不開窗戶,二氧化碳濃度會有多高?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佳堃表示,當室內二氧化碳快速累積時,病毒傳播風險大增,尤其是新冠病毒、流行性感冒,即使戴上口罩也有可能染疫,最好的方式為「改善通風換氣」。
為什麼幼兒園孩子動不動就感冒?而且反覆生病?陳佳堃指出,除了孩子的抵抗力之外,最大原因是「室內空氣品質」。
他投入研究,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新冠感染風險評估,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研究成果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
陳佳堃說,在投入研究前,還未爆發新北幼兒園Delta病毒株群聚案,家長崩潰,明明都有戴口罩,也使用隔板進餐,卻還是接連爆出被感染。台大醫院與台大公衛學院聯手研究,發現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時,病毒會透過空氣微粒傳播,感染機率大增。
另外,二氧化碳濃度會在周間學生上課時逐日累積,並在下午達到高峰;從數值上來看濃度普遍可達850ppm以上。以「Wells-Riley模型」計算評估,上課期間室內「基本傳染數或基本再生數」(R0值),可達3.01到3.12,顯示感染風險很顯著,1個人可以傳染給3個人以上,讓疫情快速蔓延。
要解決密閉空間通風換氣不足的問題,空氣清淨機主要為過濾有害物質,最重要的是掌握通風條件,除了加裝排風系統之外,可根據即時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學童人數以及減少停留在室內的時間、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等。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表示,像幼兒園教室這種擁擠、密閉的環境,二氧化碳濃度應降低至550∼650ppm。如果通風換氣不足,就要加裝抽風扇、使用空氣清淨機,維持足夠的室外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