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昨拍板衛福部五年期「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於2025至2029年投入489億元,力拚優化醫療工作條件、規畫多元人才培訓、導入智慧科技醫療,及社會責任醫療永續。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昨出席行政院會呼籲,中央不應將「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與既有政策切割,應積極整合跨部門資源,強化醫療體系與社區照護提升效率。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計畫經費龐大,必秉持廣泛性、均衡性與永續性等發展原則,避免「大者恆大」,要妥善配置資源,促進全民健康福祉。衛福部「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補助對象為醫療機構、社區醫療群、醫學會或醫事相關公學會,採取擇優補助,鎖定由下而上提出創新具體做法。
另計畫為避免「強者恆大」,大型醫療機應善盡社會責任,鼓勵其投入部分經費;另適度保障弱勢單位,也鼓勵申請機構研提創新指標及可衡量的方式,為審查評分的重點。
蘇俊賓昨於行政院會發言批評,護理人才流失成為全國醫療體系的嚴肅問題,但去年底衛福部「護助e起來」平台,把近5年護理人員空缺率及離職率統計資料下架,因為衛福部2023年起推動三班護病比標準,空缺率估算標準不同無法比較,但不能因為被批評就不公布數據。
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
衛福部納入6類族群
此外,全年流行的肺炎鏈球菌,一旦感染不僅威脅性命,也會對身體各器官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衛福部今年3月10日起,除5歲以下、65歲以上對象可施打公費疫苗外,也擴大納入19至64歲的高風險對象,如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1年內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免疫療法等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者)及器官移植者等6類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