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人工智慧(AI)近年在全球成為兵家必爭的主要戰場之一,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及主席蔡崇信示警,目前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超出AI的初始需求,恐出現泡沫化風險。
蔡崇信昨出席在香港舉辦的滙豐全球投資峰會時說,愈來愈多公司投資發展AI,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首先是投資模型研究開發如OpenAI和DeepSeek等,另一種是基建投資數據庫的公司,而阿里則為第3類,上述兩項業務都會發展,可研發技術並對外輸出服務,並支持自家研發。
蔡崇信說,從大型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以至其他公司,在美國、亞洲興建伺服器基地的熱潮,愈來愈顯得毫無節制,「我開始看到某種泡沫的初期跡象」。蔡崇信點名美國企業的投資情況,光是今年,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臉書母公司Meta,已分別承諾將投入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750億美元(約新台幣2.46兆元)及650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元),用於興建AI基礎設施,「我對美國在AI領域拋出的投資金額感到震驚」。相對於蔡崇信的示警,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周在GTC大會表示,輝達Blackwell平台晶片已全面量產,業界對輝達的AI算力需求「正前所未有飆升」,客戶需求驚人。
然而,不具名供應鏈業者說,蔡崇信擔憂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可能超出AI的實際需求不無道理,此事需區分為租用及自用角度,像阿里巴巴、亞馬遜AWS、微軟、Google等業者建設AI資料中心除了自用,也租給其他客戶使用,但本質上這些大型業者近年來增加AI資料中心主要是為自用,擴張AI相關業務。
與此同時,台灣經濟研究院昨也發布2月景氣動向調查,台經院指出,目前台灣投資熱度不減,高單價伺服器訂單在手上,但示警「AI平價化已是現在進行式,不是未來式」,台灣科技業要特別注意高階伺服器平價化後的趨勢變化,不要只注重少數個別幾家大廠商供貨。
台經院:AI平價化 現在進行式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國際經濟走勢因為美國經濟吹起逆風,未來會影響美國聯準會匯率決策,以及影響接下來關稅及貨幣走勢,台灣要注意AI伺服器平價化趨勢,未來用舊晶片都可以做到,對歐美高價伺服器面臨挑戰,即使目前台灣投資熱度不減,且廠商有高單價伺服器訂單在手上,也需特別注意高階伺服器轉為平價伺服器化後,市場出現一堆價格低廉的PC(個人電腦)時,廠商能否掌握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