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樂團 紅蘿蔔擊出交響樂

 |2025.03.27
650觀看次
字級
樂器再利用熬湯 圖/取自CBS News官網
敲擊紅蘿蔔鼓 圖/取自CBS News官網
吹奏大頭菜笛 圖/取自differentmusic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維也納「蔬菜交響樂團」(The Vegetable Orchestra)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樂團,專門使用新鮮蔬菜進行「演奏」。他們透過各類蔬菜如大黃瓜、紅蘿蔔、南瓜、茄子及甜椒等,做成樂器並發出聲響,音樂融和各種風格,從當代音樂、電子音樂,到自由爵士樂。近日,該樂團更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舉辦音樂會次數最多的蔬菜樂團」,自1998年成立以來,已在全球舉辦344場演出,吸引眾多樂迷關注。

除了獨特的音樂體驗,「蔬菜交響樂團」還以食物作為演出的延伸。每場音樂會結束後,團員們利用剩餘的蔬菜熬煮成熱騰騰的湯,與觀眾共享;他們也會將未使用的蔬菜贈送給有需要的人,或是分類回收,以確保所有食材都能物盡其用。

新鮮度僅6小時  音色千變萬化

「蔬菜交響樂團」由12名音樂家、一位音響師和一位影像藝術家組成,總部位於奧地利維也納。成員背景多元,涵蓋電子音樂、搖滾、龐克及古典音樂等領域。他們不受限傳統樂器,而是利用各式各樣的「蔬菜樂器」,如黃瓜直笛、青椒低音號、紅蘿蔔鼓等,為觀眾帶來充滿創意的音樂饗宴。樂團表示,這些蔬菜樂器能發出「一般樂器難以產生的聲音」,有時像動物鳴叫,有時則是純粹音響藝術。

與傳統樂器不同,蔬菜樂器的壽命極短,通常只能維持6小時左右,因此每場演出前,樂團成員都需重新製作樂器。他們會帶著詳細的購物清單前往當地市場,仔細挑選最適合的蔬菜。例如,製作直笛的黃瓜必須筆直且結構堅硬,紅蘿蔔鼓則需選擇硬度適中的品種。

同時,蔬菜樂器也極易破裂或乾燥,每次演奏時音色都可能發生變化,因此音樂家們需隨時調整演奏方式,甚至即興創作,這也成為演出的最大特色之一。

音樂家們購買回來的蔬菜,會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包括雕刻、切片、鑽孔等,以確保每件樂器都能發出理想的聲音。經過數小時的準備與調音後,才能進行正式排練。這種製作與演奏結合的過程,使得每場演出都充滿精采樂趣。

賦予藝術價值  奏響環保樂章

該樂團除了演奏音樂,也會舉辦研討會,向參與者展示如何製作蔬菜樂器,並分享對音樂與環境的獨特見解。團員們認為,蔬菜不僅能成為食物,也能藉由音樂賦予它們新生命,成為藝術的一部分。

這樣的演出形式不僅滿足觀眾的聽覺享受,也讓視覺與味覺一同參與其中,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音樂體驗。樂團成員表示,這不僅是一場音樂會,更是一種感官探索,讓人重新思考食物與藝術的關係。

多年來,「蔬菜交響樂團」的創新演出風靡全球,透過結合音樂、藝術與環保概念,他們成功開創一種全新的表演形式,也讓蔬菜樂器成為音樂界的一大亮點。未來,他們將持續探索更多可能性,讓這場獨特的音樂之旅持續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