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雙北地區醫院將於四月正式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外界擔憂醫院將逐步限縮夜診、假日診,或延後非緊急手術。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新制上路後,隨時了解醫院收治病人情形,特別會重視民眾申訴,將嚴格檢視每起案件向相關醫院了解狀況。
衛福部健保署台北業務組長李純馥說,「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後,將建構醫院關床、衝量、急診壅塞及開立藥物、檢驗檢查等各項監測指標,隨時了解醫院收治病人及醫療處置。她說,健保署長石崇良推動「個別醫院總額」為站在病人角度,一定會確保急重症及弱勢患者就醫權益。
李純馥說,民眾撥打電話申訴後,需說明人事時地物,並需要同意調閱個人病歷資料,以利專責的醫師判讀及審查,了解事情發生原因,而醫師未來將更需要與病患多溝通,做好醫病共同決策,讓病人清楚後續的醫療處置,期望新制能促進民眾重視健康,減少看病、重複就醫或檢驗檢查,達到民眾、醫院、健保三贏。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呼籲,「學齡前兒童醫療」也應列入其中,如逐級就醫,恐延誤治療黃金期。罕病團體希望,政府應保障罕病患者治療權益,相關醫療費用不應列計總額。
李旺祚建議政府應將「學齡前兒童醫療」排除列計個別醫院總額,讓醫院不用擔心收治小小孩而影響營收。家長如果發現幼兒身體不適,可以陪同至大醫院就醫,而不需先至診所。
對此,石崇良表示,罕病用藥係由專款支應,今年編列一百多億元,並未列入醫院個別總額分配,請病友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