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在距離睡覺前太短的時間內還吃吃喝喝,可能會影響到睡眠品質、血糖及體重。根據健康網站「very well health」報導,睡前多久禁食最好,要看你的健康目標,以及你吃什麼,通常因人而異,研究成果也並不一致,但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高糖類食物,睡前至少2小時應避免吃高糖類食品,因為它們可能導致血糖大增及快速崩跌,讓你睡覺時沒有好好休息,做奇怪的夢或噩夢,早晨醒來覺得很餓或頭暈目眩。
2.碳水類食物,睡前想吃碳水食物,最好選全穀類,例如一片全麥吐司,再塗上酪梨、香蕉及杏仁奶。全穀類含纖維素較多,要更久才消化,有益於血糖值較穩定。有些研究指出,睡前吃高纖食品,有助於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時間較長,而這種睡眠有益於成長、記憶力及免疫。
3.蛋白質類食物,睡前吃一點蛋白質零食,如希臘優格或一把堅果,可能有益處,但大量蛋白質食物,最好在睡前的2∼3小時避免吃,才有充足的時間來消化。不過,如果只是低脂蛋白質(Lean proteins)有益於人體夜間修補肌肉,飽足感也更久;草本蛋白質如豆腐、豆子或扁豆,較容易在胃裡消化,也與改善睡眠品質有關。
4.油脂類食物,假如你睡前想吃脂肪食品,最好吃不飽和脂肪的酪梨或堅果,而且最好在睡前至少3∼4小時吃完,以避免消化問題。不飽和脂肪有助於維持飽足感、血糖值穩定。有些研究指出,睡前吃飽和脂肪如油炸食品,會減少睡眠裡深度睡眠的時間。
5.飲料,睡前至少1∼2小時不喝飲料,可以預防睡眠干擾。固然充足攝取水量,對整體健康及睡眠至關重要,但喝太多飲料,會讓人夜間上廁所,打斷睡眠周期,早上起來昏昏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