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防部發布2025年「4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指出台海作戰形態已經出現6大轉變,同時將「多域拒止、韌性防衛」列為作戰整備方向。同時,我國也將加強與美國及友盟國家的鏈結合作,打造更穩固且具彈性的國防供應體系;台美軍事交流合作則有獨立章節介紹,較過往內容顯著增加。
最新版「4年期國防總檢討」中,國防部重申「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軍事戰略指導,並首度主張建構「多域拒止、韌性防衛」的作戰整備方向,將建立多層次防衛縱深:建構地面、海上、空中、太空及網路等多重空間領域的防禦體系。
犯台戰略 預警時間縮減
報告並指出,台海作戰型態出現6大轉變,包括犯台戰略預警時間縮減;戰場透明度提高;遠距武器及無人系統快速發展;敵攻勢電子戰結合硬殺攻擊威脅甚鉅;地面作戰與防空作戰型態改變;以及敵方將採多領域攻擊等,須仰賴全社會支持、迅速有效動員全民總力支持作戰。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這是賴清德總統任內第一份國防戰略文件,對內對外都有相當重要的宣示與指導意義。專家也提醒,國防部必須開始思考太空領域對戰爭型態的影響。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多領域」作戰是由美國陸軍推動的新形態概念,強調未來戰場除了傳統的陸、海、空等空間之外,更將涵蓋太空、網路與電磁等環境。
此外,對比2021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2025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將台美軍事交流合作的方向,置於第6章「鏈結區域強化集體嚇阻」的第1節「深化台美軍事交流」,成為獨立章節,內容顯著增加。國防部強調,美國為台灣重要戰略夥伴,與台灣軍事交流合作密切,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69機艦擾台 監控影片曝光
針對共軍17日再次發動聯合戰備警巡出動共機59架次、共艦9艘在台海周邊活動,國防部昨公布海軍監控共艦的影片,及空軍F-16V戰機、P-3C反潛機空中拍攝共軍「攻擊二型」無人機及「無偵十型」無人偵察機畫面。
共軍發動聯合戰備警巡,國軍17日起展開5天「立即戰備操演」。國防部指出,去年12月共軍執行遠海長航訓練,國軍即已同步進行立即備戰操演因應中共「由演轉戰」的威脅,海軍也將展開聯合截擊作戰演練,並結合空軍戰術總驗收,熟悉海空聯合作戰。
國防部指出,為強化部隊備戰部署能力,檢討原本依賴動員準備的優先項目,規畫於3月17至21日執行「立即備戰操演」,使各級部隊熟稔備戰部署整備要項;另因應中共針對性軍演,研判威脅等級執行「非計畫性備戰操演」。
另外,總統府昨表示,「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將於3月27日台南市舉行,融入地震、海嘯及關鍵基礎建設遭破壞等複合式災難場景,演練納入可恃民力,驗證政府與民間相互支援合作與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