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平均每7名成人就有一位罹患腎臟病,除了要防範三高等慢性病,也要當心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屬於神經系統疾病,皮膚病灶痊癒後,約有30%患者會持續經歷劇烈疹後神經痛,恐長達數月,甚至數年,若病毒影響視神經或臉部神經,恐導致視力受損、劇痛或臉部癱瘓,未妥善處理傷口也可能引發細菌感染,留下疤痕。
台灣腎臟醫學會祕書長許永和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關注腎功能與心血管健康,也應積極預防帶狀疱疹,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90%成人體內存在帶狀疱疹水痘病毒,一旦免疫力低下就可能引發問題。
許永和說,腎臟病患本身免疫功能較弱,帶狀疱疹病毒更容易趁虛而入。研究指出,腎友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比無腎臟病者高出1.4倍;若合併其他病症,罹患風險更增加至1.65倍,而曾經過腎臟移植的患者,風險更高達9.13倍。他表示,對於透析患者,由於白血球功能受到尿毒影響,其免疫能力低落,若感染過帶狀疱疹也更容易復發,若發生嚴重皮膚感染,還可能影響透析遵從性,甚至增加住院風險。
許永和指出,接種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國際指引建議50歲以上成人,或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症、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等,可與醫師討論後,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