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食記】平民御膳──御青方

文/宋玉澄 |2025.03.13
251觀看次
字級

文/宋玉澄

巷口開了一家臭豆腐店,每到黃昏,油鍋蒸騰、異香外溢,前面一排人龍等待著,應該是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時候。

事實上,臭豆腐在中國的歷史悠久,不但是大眾化的小吃,更曾進入皇室成為御膳。它的起源之一,據說是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乞討時,吃了逾期的豆腐,一直懷念其美味而廣為傳播。

其二,根據明代學者何日華的著作,裡面記錄了安徽黟縣讓豆腐變色生毛後煎炸食用的習慣。之後,臭豆腐不但成了湖南長沙的一道美食,更因毛澤東等名人的喜愛而聲名遠揚,甚至上了美國《食品》雜誌的版面。

其三,據說在是康熙年間,落第的窮困書生王致和在無意間發明的,其中的曲折,大概只能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來形容。後來因受到老佛爺慈禧太后的喜愛,賜名「御青方」,簡稱「青方」;如今有些臭豆腐店還以此作為店名。

值得一提的是,王致和落第潦倒,卻靠著做壞的臭豆腐反轉人生。三百年來,王家數代更替,如今「王致和」與臭豆腐不但化為等號,更形成品牌,建立起食品帝國。他的故事,不但是「行行出狀元」的真實寫照,也翻轉了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陳腐觀念。

台灣的臭豆腐源自大陸,據傳是一九四九年湖南籍老兵李名傳帶進,之後經過不斷改良成為台式美食。然而因改變太大,來自湖南的陸客往往不明所以,大概也算是一種「橘逾淮而為枳」的寫照。之後,又被台灣人做成臭臭鍋,可說是臭豆腐的進階加強版。

臭豆腐普遍被認為是不健康的食物,但據雜誌報導,臭豆腐富含植物性乳酸菌,有調節腸道及健胃的功效;另因飽含維生素B12,還可預防老年痴呆,如此說來,應該算是優良食品。但不論好壞,總以適量為宜。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臭豆腐是素食還是葷食?我問過一位茹素多年的學佛人,他的答案是:初期肯定是素食,但現在則不敢說,因為不知裡面添加了什麼滷料。再問巷口臭豆腐店的老闆,他說:只要不加蒜末,就是素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