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長存】歸骨於田橫之島──永懷傅斯年校長高風峻節

文/許從聖 |2025.03.11
1512觀看次
字級

文/許從聖

傅斯年(一八九六~一九五○),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日正式就任台大校長。台灣文學研究先驅黃得時當時為台大中文系教授,請傅先生提字,他遂手書〈歸骨於田橫之島〉七字短幅。關於田橫的事蹟,《史記‧田儋列傳》載述甚詳。「田橫之島」所在地,據說即今山東省青島縣即墨區田橫鎮東部海域上的一座小島。

秦朝末年群雄競起,陳涉、吳廣揭竿抗秦,劉邦與項羽亦隨之響應,六國後裔也加入反秦陣營。田橫與堂兄田儋、田榮,都是齊國王室後人,一心皆為復國而努力。後來,田儋死於秦將章邯之手;幾將波折,田榮自立為王,然而不久後又為項羽所殺。田橫聚集萬人力抗項羽,並立田榮之子田廣為新齊王,田橫自居齊相。

漢朝建立前一年,劉邦派遣使者酈食其勸說田橫結盟攻討項羽,田橫允諾並卸防。然韓信仍率兵攻齊,田橫認為酈食其設局使詐,憤而將其烹殺。最終田齊不敵漢軍威勢,田廣中道崩殂,田橫攜五百兵士避難於孤島。

漢王勸降,命田橫赴洛陽覲見。距洛陽三十里時,田橫告其門客:我與劉邦反秦時各自稱王,今則淪為俘虜,這是奇恥大辱。且我曾烹殺酈食其,今又將與酈商(酈食其親弟)共事漢王,縱使酈商礙於高祖詔命不敢造次,然我心仍無法自安。若漢王只為見我一面,則我提頭來見,三十里路首級尚未腐敗,仍能辨清面目。語畢即自刎謝世。

隨行使者將田橫首級親遞予漢王,漢王尊其高義,以王者禮厚葬之。兩位同行門客葬禮後於墓旁自刎,田橫死訊傳至島上,五百門士亦殉主。漢王聞之,更景仰田橫節操與識人得士之賢德。

哲人已遠,我們難以測度傅先生手書「歸骨於田橫之島」時的心事究竟,也很難講明「田橫」與「田橫之島」隱含的憂國情思。但從歷史時間軸來看,就任台大校長前一年(一九二八),他盡心籌備創立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已因戰事吃緊遷至桃園楊梅。田橫忠於齊國,傅先生也忠於中華民國,台灣與田橫島不會只是單純的類比關係。

傅先生對台灣學術、教育以至文化的卓越貢獻,特別是在他的主持下,確保史語所人員、珍稀文獻檔案與器物安全渡海來台,讓史語所成為世界頂尖人文學研究重鎮。雖任台大校長未及兩年而卒,然曾言「我們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而這個「宇宙」,包含公平的高等教育受教權、師生俱享思想與言論自由、保障學生住宿權、設獎學金資助貧困學生、延攬各領域傑出人才任教。

傅先生的高足,同時也是台大中文系教授兼史語所研究員的王叔岷,曾悼念恩師:「魄力、骨氣、治學,三者兼備,其惟孟真師乎!孟真師之治學,如彼其博也!沾其餘馥,亦可以名家;孟真師之骨氣,如彼其高也!仰其餘風,亦可以立志;孟真師之魄力,如彼其雄也!揮其餘墨,亦可以砭俗。」

傅先生不只坐而言,更起而行,他以全幅生命奉獻台灣,將作為全台最高學府與研究機構的台大和史語所,打造成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田橫之島」,體現儒者任重道遠、死而後已的人格精神,值得後人永遠愛敬與懷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