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海洋牧場 海底荒漠變綠洲 |2025.03.10 語音朗讀 11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海保署多年來在澎湖沿岸種海草,總面積從60平方公尺增至3000平方公尺(圖)。圖/取自公視官網海大與鴻海合作,以廢棄建材轉化成3D列印材料,做出適合不同物種生存的魚礁和藻礁,打造「循環資源海洋牧場示範模組」。圖/取自IG@foxconn.tw海保署多年來在澎湖沿岸種海草(圖),總面積從60平方公尺增至3000平方公尺。圖/取自海保署官網 【本報綜合報導】每年3月是植樹月,但你知道嗎?比起陸地上的樹,海底更需要「植樹」,因為長年的過度捕撈、海洋溫度上升、環境汙染、人為開發等問題,導致世界各地沿海出現「海床沙漠化」,國際近年來開始注重這個議題,南韓政府定期移植海藻等生物,中國大陸向海洋投放人工礁石、增值放流魚類,台灣則有大學聯手企業打造「循環資源海洋牧場」,澎湖設有海草保護區、舉辦「世界海草日」活動,將保育觀念向下扎根。根據聯合國資料指出,海草床約占海底面積的0.1%,它能為數千種魚類、海馬、海龜等提供食物和棲息地,並可以藉由過濾、循環和儲存養分等來改善水質等情況,是海洋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過,自1930年代以來,全球海草數量持續減少,並以每30分鐘1個足球場的速度流失,至今消失海草面積已達30%,海床沙漠化愈來愈嚴重。各界關注海洋廢棄物的危害,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副教長冉繁華說,其實海床沙漠化的影響可能更久遠,就像森林沒有樹木,比山林有垃圾更棘手。澎湖移植海草 10年面積增50倍因此,日前海大聯手鴻海科技集團,以廢棄建材轉化成3D列印材料,做出適合不同物種生存的魚礁和藻礁,打造「循環資源海洋牧場」,冉繁華希望在沙漠化海域建造海洋生物的「社會住宅」,讓海洋資源永續發展。其實,早在2014年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就開始投入海草床修復與保育研究,為國內最早的單位,因為當地居民發現航道開挖、海岸線水泥化,破壞了海草床,研究中心以改良海草移植的「根狀莖法」,在澎湖通梁淺坪海域種植60平方公尺、約6000株海草,迄今所移植的海草已增長至3000平方公尺,面積擴增50倍;並陸續於重光及虎井等海域進行海草床修復,2022年協助澎湖縣政府劃設重光及港子海域,為台灣首次以復育海草為目的的保護區。海草復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農業部水產試驗日前辦理「2025台灣第2屆世界海草日」活動,藉由水族館的展示教育,棲息地走訪及親手種植海草植株推廣活動,提升當地社區與大眾對於海草等重要海洋棲地的認識。南韓訂海藻日 種下2.6萬公頃國際上,南韓政府2009年開始就與企業合作,打造由海藻類植物組成的「海洋林」,2012年訂定每年5月10日為「海洋植樹節」,即「海藻種植日」,希望讓民眾意識到沿海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恢復正在消失的海底森林。十多年來,南韓政府固定在每年5、6月移植海藻、海草等,實現2.6萬公頃新海洋森林的目標。中國大陸渤海近海海域生態試點計畫啟動10多年後,消失多年的當地魚類物種又來了,這是當地企業與大陸主要海洋研究院所合作,向海洋投放人工礁石、增值放流魚類,成功地將沙漠化的海床轉化,初步重建海洋生態系統。 前一篇文章 川普揚言制裁俄羅斯 促與烏和談 下一篇文章 AI商機熱潮 台躍升美第7大貿易夥伴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09【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10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跨省渡河19年 守護孩童求學路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北院重裁 柯文哲、應曉薇維持原金額交保印度藏書人 造200萬冊公共書屋外媒:陸邀川普訪北京 關稅恐成川習會障礙一日游泳課 盲童游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