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EdYouth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與學生團體昨發布「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指出學生本土語程度落差大,課程難度不符需求,影響學習成效。學生代表許瑞兒建議應分級分班,並提高教師待遇。國家教育研究院回應,課綱已提供分級彈性,未來將強化差異化教學,並研議新住民語納入高中課程。
白皮書內容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條例》,盼教育部、國教院依照學生生活背景和使用需求,建立台語、客語教學體系。另外推動平埔族語言納入《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並將金門話獨立出台語,新住民語言則應納入高中本土語課程。
許瑞兒表示,EdYouth做社群調查、問卷、訪談了解第一線學生的看法,結果發現,很多學生都把本土語言當自習課,甚至有人整學期台語課一句台語都沒講過。
其中,學生本土語言程度落差大是重要問題之一,如坊間台語課本出現讓學生用台語討論種電、再生能源、漁電共生的內容,有些學生根本無法參與。期待課綱內容貼合學生需求,或是提供銜接機制分級分班。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秀菁說,本土語課綱有提供分級的可能性,讓老師依學生程度選擇適當教材,尤其現在學生背景多元,可能同時具有多種語言身分,因此要更積極努力在教學現場做差異化教學。
平埔族語言的部分,現行地方縣市政府若有資源,學校可選擇平埔族語言讓學生修習。另外有些課綱,目前無法解決,例如新住民語言納入國高中課程,會需要比較多時間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