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壁畫呈現原住民的傳說故事。圖/黃筱婷
教堂花園的聖母瑪利亞雕像。圖/黃筱婷
文/黃筱婷
清泉部落,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大霸尖山登山口附近的觀霧就在附近,桃山村是觀光客進出觀霧的必經之地,因此成為許多遊客休憩旅遊的據點。這裡居住著泰雅族及賽夏族的原住民,各個部落散居在上坪溪沿岸,綿延不絕的山巒及潺潺的溪流,織就出一幅優美的自然風貌。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在上坪溪上游的霞喀羅溪旁發現了溫泉,當時被稱為「井上溫泉」,後來還特別建造了專門給日本警察使用的「警察療養所」。國民政府來台後,發現這裡的溫泉無色無味,水質非常澄澈,便將井上溫泉更名為「清泉」,而「清泉試浴」即為著名的新竹縣八景之一。
清泉部落不只有溫泉,少帥張學良被幽禁於此長達十餘年的時間,其故居現作為「張學良文化園區」,園區內可見到許多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珍貴歷史照片。已故的知名作家三毛,也曾經在「三毛夢屋」居住過一陣子,並和清泉天主堂的丁松青神父結為好友,為其書籍進行翻譯工作。我想,對三毛來說,那必是相當愜意悠閒的一段時日。
一九五五年,西班牙籍的孫國棟神父從竹東鎮進入五峰鄉,向當地的泰雅族與賽夏族進行傳教工作。同年,清泉天主堂在清泉部落的河床處興建完成,但後來毀於葛樂禮颱風,兩年後在現址重建。
一九七六年,丁松青神父從美國來到清泉天主堂擔任駐區神父。由於丁神父本身極具繪畫天分,於是他親自著手設計了教堂的彩繪玻璃,並藉教堂壁畫展現原住民的傳說故事與日常生活之樣貌;此外,教堂內還可見到原住民的木雕裝飾,可說是原住民部落宗教藝術的精緻展現。
清泉天主堂聳立於桃山國小對岸,這裡處處皆可看出丁松青神父的用心。雖然如今部落許多家庭逐漸遷移至城市居住,但丁神父仍持續關心著部落內的大小事務,甚至花費了十五年的時間,將天主堂一旁籃球場的牆面,拼貼上聖經故事的馬賽克壁畫。
丁松青神父畢生奉獻於原住民部落,如此無私的大愛精神,實在令人感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