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高雄市環保局昨天召開台積電擴建高雄第4、第5座晶圓廠環評大會,台積電針對初審時的問題提出修正,承諾加嚴空汙排放標準等,大會決議通過環評,將可開始後續建廠程序。台積電也強調,擴大美國投資是因應客戶需求,以達生產製造經濟規模,目前台積電在台灣投資計畫不變。
台積電布局全球半導體版圖,看中位在高雄楠梓區的原中油高雄煉油廠場址,興建2奈米晶片先進製程廠房,預計蓋5座晶圓廠,其中第1、2、3廠均已環評通過,第1廠在去年底裝機完成,目前進入試產階段,其他2廠正在興建當中。
空汙增量抵換 以1.2倍計算
今年台積電再提第4、第5廠擴建計畫,上月初審通過且無須進入二階環評,但需針對空汙抵換、土方車輛及交通量增加提出說明,台積電承諾空汙增量抵換,對於半導體製程產生的碳排放量,依高屏總量管制規定,抵換量以1.2倍進行全額抵換,並以削減固定汙染源為優先;土方車輛運送部分,車輛排在離峰時刻以高楠公路為主要運輸道路,且控制在每小時40車次以下,施工區機具取得自主管理標章並加裝濾煙器。
至於建廠過程交通量增加,規畫增開園區巡迴巴士接駁服務,分流上下班通勤車輛,以降低施工尖峰期或營運初期對鄰近道路影響。未來園區導入先進技術設備,減少空汙排放量,並增設PM2.5自動監測站;用水回收率也會加嚴納管標準達82%,並百分百使用再生水、再生能源。
環保局指出,審查委員依專業判斷接受台積電答覆並要求切實執行,決議通過環評。台積電高雄5廠環評全數過關,值此之際,台積電又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令外界質疑恐會拖延高雄廠建廠步調。
對此,台積電回應,高雄台積擴建第4、第5期廠區環評通過,樂觀其成,台積公司在高雄及其他地區規畫的晶圓廠持續按計畫進行中,並將秉持一貫的承諾透過氣候與能源、水管理及空氣汙染防制等面向,以具體作為實踐綠色製造。
環團提4訴求 落實環境責任
環團表示,對環評通過的結果不感意外,但5座廠房整體開發面積已達90.05公頃,遠超過園區開發30公頃的門檻,理應提送中央主管機關環境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然而,目前審查方式卻以切割成3個個別開發案的方式進行,使整體環境與社會影響無法被全面評估。
環團發出聲明,籲台積電積極回應再生能源、淨零路徑、生態公園承諾及降低空汙與強化監測4大訴求。環團認為,高雄全力半導體發展,然而水、電、空、廢、毒等環境成本更值得關注。
此外,台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向總統賴清德喊話,大家更關心中央的角色在哪裡?如何預防產業外移而出現空洞化危機?
賴總統昨表示,執政團隊面對當下變局審慎擬定對策,確保國家利益與優勢不受衝擊,在互惠雙贏原則下,鞏固台灣產業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