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近日,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兩國將共同推動與烏克蘭協商和平計畫,並試圖說服美國總統川普提供安全保障。隨著歐洲各國領袖齊聚英國倫敦,討論如何在華府立場搖擺不定的情況下支援基輔,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此前於白宮會晤時發生激烈爭執,導致雙方關係急轉直下。美國副總統范斯公開指責烏克蘭對美國援助未充分表達感激之意,會後原定的記者會與礦產協議簽署儀式,也雙雙取消。
更嚴重的是,川普政府不僅拒絕提供烏克蘭必要的安全保障,還將戰爭無法結束的責任歸咎於被侵略的烏克蘭,對澤倫斯基進行惡意攻擊。這種顛倒黑白的做法,與美國過去數十年來強調民主與人權的價值觀背道而馳。川普政府三不五時地讚揚俄羅斯總統普亭,卻對其侵略行徑避而不談,甚至試圖將烏克蘭塑造成戰爭的主因,而非受害者。這不僅削弱西方陣營的團結,也等於在向俄羅斯釋放錯誤信號,甚至可能使普亭更加肆無忌憚地對外侵略。
川普政府對俄烏戰爭的錯誤立場,在聯合國的表決中更是表露無遺。近日,美國在聯合國大會(UNGA)上,竟與俄羅斯、北韓、白俄羅斯等國站在同一陣線,投票反對歐洲盟邦草擬的決議案,該決議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並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此一決定,不僅讓美國與長期的歐洲盟友英國、法國等國立場對立,更凸顯川普政府在國際舞台上的孤立與悖離自由民主價值。美國不僅在聯合國大會上反對該決議,甚至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SC)提出一項未明確譴責俄羅斯的停戰決議案,導致英法等國選擇棄權。這種做法不僅淡化俄羅斯的侵略責任,甚至向莫斯科發出錯誤訊號,讓普亭更加肆無忌憚地推進其戰略目標。
連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柯蒂斯(John Curtis)對此也表達不滿,直言美國與俄羅斯、北韓站在同一陣線「令人深感不安」,並警告這種政策將對美國的全球地位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也批評,川普政府的行動完全違背美國長久以來支持民主的原則。
正如曾任香港末代總督與英國保守黨主席的彭定康公開撰文批評,川普政府正在系統性地瓦解美國長期建立的多邊合作網絡,而且背棄美國長久以來捍衛的價值觀,特別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退縮令人憂心。英國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過去數十年來依賴美國的安全承諾,但如今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是否應該維持「特殊關係」,還是應該與歐洲其他國家建立更強的自主戰略聯盟?
有論者進一步指出,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正在瓦解,全球權威機構面臨崩潰,歐洲必須挺身而出。雖然歐洲的軍事實力不及美國,但其聯合軍力仍然強大,擁有足夠資源來捍衛自身利益與價值。歐洲不僅需要繼續加強對烏克蘭的支持,還應透過加強與日本、台灣和南韓的合作,提升其創新與技術發展實力。
事實上,歐洲國家已開始調整國防預算。施凱爾承諾英國將在2027年前將軍費提升至GDP的2.5%,而捷克則倡議將軍費提高至3%。馬克宏亦強調,歐洲必須更加自主,不能過度依賴美國。
英法兩國目前已開始籌組名為「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的多國部隊,尋求建立歐洲主導的安全架構,以確保烏克蘭不會因美國態度轉變而陷入孤立。施凱爾表示,烏克蘭和平計畫三大支柱包括:烏克蘭自身的軍事實力、歐洲安全保障機制,以及美國的戰略支持。然而,美國未來是否願意扮演關鍵角色仍存在變數。
然而,今後和平安全保障的關鍵在於歐洲自身的決心,而非美國的態度。如果歐洲無法果斷行動,將只能被動應對俄羅斯的威脅,並繼續受制於美國的外交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正如彭定康所言,英國應該擺脫對美國的盲目信任,與歐洲國家建立更穩固的安全與外交合作機制,以確保烏克蘭問題得到和平解決,同時維護整個歐洲的戰略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