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為無用良品找一個家 文/何昕家 |2025.03.02 語音朗讀 9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GC贈物網致力打造方便且有溫度的「共享體驗」,讓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即能輕鬆達成環保及公益。圖/幸福綠光提供GC贈物網體現了資源循環和減少浪費的價值觀。圖/幸福綠光提供作者簡介 何昕家 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積極投入永續發展教育實踐;透過工作坊、文章、書籍、研究等不同取徑,支持第一線老師將永續發展理念帶給學生。榮獲112年師鐸獎、第10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圖/幸福綠光提供 文/何昕家GC贈物網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永續、共享的社會。他們希望改變人們對於物品的擁有觀念,從單純的擁有轉變為分享和共享。在工業革命後,產品產生的速度與量是又快又多,往往造成身邊有太多物品用不到,或是有些物品,用了一段時間後,階段性需求消失,但物品還堪用,陷入是否丟棄或上二手拍賣網站賣掉兩難。二○○九年,有一群年輕人意識到這樣社會議題,創辦了「GC贈物網」。「GC」是「Give Circle」的簡稱,初心是希望透過贈送創造資源循環,在官方網站上也指出是台灣最大的物資共享社群平台,也是全球唯一的無條件共享平台。團隊致力打造方便且有溫度的「共享體驗」,讓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即能輕鬆達成物品循環使用。GC贈物網的理念是透過促進資源循環、社群共享和無條件共享,打造方便且具溫度的共享體驗。他們致力於減少資源浪費、延長物品壽命,並促進人們之間的互助與合作。作為台灣最大的物資共用社群平台,他們提倡減少消費行為,推動永續意識,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透過無私地分享和接受贈品,GC贈物網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地享受物品的循環使用,共同為建立更永續的社會做出貢獻。GC贈物網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永續、共享的社會。他們希望改變人們對於物品的擁有觀念,從單純的擁有轉變為分享和共享。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和資源去幫助彼此,並且這種互助和共享的精神能夠促進社群的凝聚力和互信。在願景中,人們不再只是追求物質擁有,而是注重物品的使用價值和共享的意義。他們鼓勵人們將自己不需要或用不到的物品贈送給其他需要的人,同時也可以在需要時接受他人的贈品。這種互助和共享的模式不僅有助於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負擔,還能夠建立更加友善和富有人情味的社會環境。同時,透過平台的建立和運營,激勵更多人參與共享經濟,並將這種共享觀念擴展到更廣泛的範疇,包括物品、知識和技能等方面。他們相信,透過共享和互助,可以打破社會的隔閡,建立更加公平和永續的社會結構,同時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三區塊多元效應而在GC贈物網中,包含三大區塊,一大區塊是「禮物池」,這是屬於將自身分享物品放入禮物池,有需要的人可以在禮物池中尋找;第二區塊是「送禮物給公益團體」,這是屬於募集資源送給公益團體,透過公益團體的需求,剛好自身有相關物品送給有需要的公益團體;第三區塊是「需求池」,有更多公益團體會在此提出需求,讓大家檢視自身周邊是否有相關物品,可以直接支持這些公益團體。透過這些區塊的運作,GC贈物網創造了一個互助、共享和資源循環的生態系統。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尋找物品,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多餘物品贈送給有需要的人或公益團體。這種模式不僅提倡節約資源和減少浪費,還促進了社群的連結和合作,同時支持了公益事業的發展。這樣的實踐模式不僅在個人層面上促進了共享和互助,也在社會層面上推動了永續發展和社會公益。透過這個模式,GC贈物網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加公平、共融與有溫度的社會。他們鼓勵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求,也關注周圍的社會需求,並主動參與到共享經濟和社會公益中去。如此,不僅體現了資源循環和減少浪費的價值觀,還透過促進社群的聯結和合作,強調了共享和互助的重要性。他們相信,透過這種模式,人們可以更好地運用資源,建立更加永續的生活方式,同時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摘自《我們想要的未來⑥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台灣實踐案例:ESG╲永續報告的內涵與行動教材》,幸福綠光出版) 前一篇文章 【找對出口】好脾氣不是沒情緒 下一篇文章 【好書分享】《蘇東坡大傳》讀後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09【特搜啟示】2025.05.0410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投向媒體】避免更多受害者【畫中有話】具象化我的內心世界【一舉兩得】功利性步行【此情此景】茉莉花【愛與犧牲】犧牲的媽媽 愧疚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