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3】蝶友翩翩 共度難關 文/方秋停(作家) |2025.02.22 語音朗讀 283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紅斑性狼瘡患者身上會出現如蝴蝶的紅斑。(示意圖) 圖/123RF對付紅斑性狼瘡造成的身上紅疹時,醫師常建議先擦類固醇藥膏。(示意圖) 圖/123RF敲開狼瘡群組上的訊息,知道有人即便受苦仍然堅強、難過卻不氣餒。(示意圖) 圖/123RF 文/方秋停(作家)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毀損。必須學會去愛自己受損的那部分──對自己和他人都要柔和且能同理。──凱倫‧莎爾曼森紅斑性狼瘡被歸類為「重症」並取了駭人聽聞的名稱,「狼瘡」誇大患者的不堪形象,有人因此誤以為它具有傳染力,甚至視為與愛滋同類的免疫性疾病。患者除須忍受疾病之苦並得承受旁人異樣眼光,人生到處踩雷。疾病屬於個人隱私,非親近者不可言說。平日僅可從誰常乘坐電梯或爬樓梯身姿猜測對方體能,想像他(或她)的筋骨狀況,縱有病痛亦難向旁人訴說,無法流動的死水愈積愈深愈混濁,須得尋求宣洩出口。加入紅斑性狼瘡社團後得知病友訊息,亦可拋出問題、抒發不安與憂懼。《病人狂想曲》作者安納托‧卜若雅比喻重病者的孤獨「如鬼魅纏身的荒寂」,認為「讓別人知道你的感覺,就像以放血方式降低血壓」,分享得以舒緩病情、減低對抗疾病的低落與挫折。將不平PO往平台,幾個點閱、幾聲安慰,服藥與病情輕重對照──類固醇、奎寧、奔麗生、脈衝治療……,腎切、膝蓋積水、腸胃炎、低燒發冷……,社團中人吃類似的藥、受雷同之苦,即便所處境地不同,仍可相互支持,分擔沮喪。回想發病之初猶記得病發之初我一度封閉自己,重症之名如烏雲籠罩,世界從此天昏地暗。那時位在地下室的書房成為我的匿身處,氣餒、難過逕自堆積,雖有窗卻不見陽光。獨自忍受痛楚、消化難吞苦果,無從想像往後人生,對罹患之病莫可奈何!想像比實際更黑暗,於電腦搜尋系統打出關鍵字,怵目驚心的訊息一頁頁排出,壽命、存活率、是否會痊癒……,令人既害怕又好奇,瞇閉著眼,駭人訊息侵入眼簾,脆弱心情被擰出了一道道青紫傷痕。身處斷崖斜坡,兩手攀抓樹藤,危危顫顫不知何時會墜落!一則則病情自蝶友群組分享出來,漫漫病程,有人行之久遠、有人才剛涉入、有人不甘青春正盛時落難、有人至老仍與病魔纏鬥,皮膚紅疹、醫藥訊息、多餘藥物分享……,自井底躍出行往寬闊湖泊,觀望前人腳步並為後來者打氣,讓人困惑的多變症狀經與病友印證,原來很多人皆有類似遭遇! 上天賦予人不同重擔,獨自扛負不知輕重,有人分享經驗,如魚游水中,自身看不清的病症可於其他魚身上看清楚。病情時如風暴急轉、時而穩定,與重症者相較,我似乎過得太輕鬆!自服用藥劑為病情排序,他人曾有或正承受的痛苦不久後可能輪到我,我此時情況亦可作為後人借鏡。疾病考驗意志沉重病痛需藉意志力來承擔,許多人於底層求生,奮力挺站,炎陽直射畏光臉上,紅疹粗糙浮出。病原活絡,B、T細胞退敗,體內衝動的抗體不聽指揮,自體免疫系統轉守為攻,裡外混戰一團。疾病考驗人的意志,病魔不時出招,諸多病症干擾正常生活,甚至妨礙原來的人生計畫,狼瘡患者或因疾病未入婚姻、或者不敢生育,有人則於人際關係遭受莫名排擠……無處可逃,生命挑戰不斷,即便鼻青臉腫仍不可退縮,只能挺出正向意志,相信溫暖人情仍然存在。長久壓抑的不平,欲要擺脫而不能的辛酸,於此領地得以發聲。抬頭望向前方樹林,滿樹青葉有的被蟲咬傷或遭病害,於寒暖驟變的異常天候中,欲想全養周全實屬不易。害病葉片不見得先落地,帶些瑕疵或許顯得更真實。虔誠向天許願,祈求上天多賜予一些仁慈,讓人平安。訊息如水奔流,狼瘡社團PO文夾於一般訊息不斷秀出,提醒我許多人和我一樣深陷苦難,所受之苦或許比我更久遠。深切話語包含無奈,堅強樂觀底層有著無法預知卻不得不面對的凶險。從個別窗口看向世界,狼瘡群組讓我們得以互相觀望,將頭從自家的窗內探出,聽看別人,也讓人知悉自己。不論先來後到,仍可以攜手相互打氣,共度這段漫長的療傷過程!病友相互扶持類風濕關節炎與紅斑性狼瘡相鄰,兩者似處同一水域,只是陷入深淺不同。纏身線纜複雜度不同,紅斑性狼瘡感覺更棘手。有驚慌、困惑無助和沮喪,莫名的腫痛、紅疹、關節變形,甚至引發心肺、腦神經的毀壞。洪流急沖,船身不知何時會解體。掉髮,指甲變得灰黃……,從病友遭遇理解病況可能演變,哪些可以預防、減緩、哪些應該避免嚴重。那應徵屢次遇挫的男子、受到同事排擠的女孩、因老公粗糙言語暗自掉淚的婦人,我不敢按讚,只能悄悄慶幸自己未遭此困境。有人髖關節受損、有人肩膀毀壞正在醫治,一幕幕真實畫面呈現眼前,新潮舊浪相互牽引,同處苦難的病友得以互相幫助。清晨、午後靜躺床上、正準備或剛下班之時,敲開狼瘡群組上的訊息,知道有人即便受苦仍然堅強、難過卻不氣餒。世界各地氣候不同,熱浪與寒害,乾旱或洪水……,明白還有人繼續奮鬥,便覺心安。(摘自《戴枷鎖的舞者》,聯合文學出版) 前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視力模糊時, 可能是眼睛出了什麼問題? 下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為什麼愈長大,愈需要靠山?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