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台灣風情】日人求財拜狐狸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2025.02.14
167觀看次
字級

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台北市成都路上,今天后宮的左側,在日據時期有個小小的日本神社,名為「稻荷神社」。神社外面有對石雕,雕的不是一般石獅,而是「石狐」。  

台灣一般老百姓很怕狐狸,因此,對稻荷神社門口的一對石狐狸都敬而遠之。相傳,日本人信仰的稻荷大明神,自古以來為農民所膜拜的,是保護農業的神。

到了江戶時代,京都、大坂、江戶都發展出商人階層,商業資本大大發展,於是稻荷大明神也變成保護商人的財神。而在成都路的稻荷神社,是城內與艋舺一帶日本人虔誠信仰的神明,在台日商會向牠祈求生意興隆。 狐狸是稻荷大明神的使者,就像我們認為烏龜是玄天上帝的使者一般。所以拜稻荷的人,也會順便買些「豆腐干煎」供在狐狸面前,因為日本民間相傳,這是狐狸最喜歡吃的東西。大概是因為豆腐干煎的顏色和狐狸的毛皮顏色一樣,才有這樣的說法。  

這座小小的神社,光復後被毀,目前不留痕跡。  

今台北市中華路上的勝利餐廳,是福州人開的。一上二樓,壁上貼有寫著「斐仙爺神位」的紅紙一張,前面擺有香爐燭台,是一種狐狸崇拜。福州風俗尊狐狸為仙爺,非常畏敬,其中又以福州城鼓樓前的「斐仙爺」最威靈,勝利餐廳拜的就是祂。  

母狐狸,在福州叫「仙姑」。嘉義市乃至南投縣水里鄉,都有供奉「朱三仙姑」的民房或廟宇,當然都是福州移民所興建。而福州城北門屏山的鎮海樓,就是朱三仙姑的總廟。傳說,仙姑善妒,年輕女子不可登上此樓,以免被害。

只可惜,鎮海樓現在也已被毀,不可復見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