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妍芳
今年十歲的自閉症兒子,一直以來,只要肚子餓便會狂躁不已。假日早上,最早起床的他玩了一會兒玩具後,又違反規定偷玩手機,遭到阻止便大哭大鬧發脾氣,口中嚷著要吃辣泡麵。我明白他是肚子餓了,將餐桌上昨晚備下的麵包遞上前卻被推開,無奈只得破例早上給他煮泡麵。
此刻除了3C已無可轉移他注意力之有效方法,我靈機一動,拉著他的手說:「來,跟媽媽去煮你的泡麵。」他說他不會。我說:「我們一起,你幫忙。」
到了廚房,他取出想要吃的泡麵,我問他接下來需要什麼?他回答:「鍋子、水。」我誇讚他答得對,打開櫃子讓他自己取出小鍋,又指揮他用量杯接水,再將水倒入鍋中,把著他的小手打開瓦斯。
期間,我只在旁囑咐倒水時要緩慢以免濺出,瓦斯要關緊開關並等火苗穩定再鬆手等注意事項。之後,我取出青菜,請他幫忙一起清洗、切段,水開後教他認識滾動的水花是水開的標誌,他則主動學我的動作,從盤中捏一些青菜,非常小心地投入滾水中。
接下來,放麵塊、打蛋、攪拌、剪開調料包等,都儘量指導他做,一番操作下來,他親手煮出了他的泡麵。雖然動作很不熟練且多處需協助,但在我刻意誇張的提示和讚美下,他頗有成就感,同時練習了自己煮泡麵,又免於因身體不適而只想沉溺3C來轉移注意力,可說是一舉三得。
我想,以後要儘量多帶他一起做家事,雖則讓3C「看」他而我自己煮麵效率更高,但如此一來,他永遠處於被照顧的狀態。事實上,特殊兒的自理能力需求比普通人更甚,畢竟父母無法陪伴、照顧其一生。訓練他在家事方面的自理能力,就以今日一起煮泡麵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