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國際期刊,美國與哥倫比亞研究團體發現,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在人類大腦中的累積濃度可能比肝、腎中更高。台灣學者說明,比較2024年與2016年樣本,大腦中微塑膠含量增加約50%。
美國和哥倫比亞團隊的新研究發現,微塑膠(塑膠微粒)和奈米塑膠在人類大腦中的累積濃度可能比腎臟和肝臟中更高,需要更好的研究以了解人體組織(尤其是大腦)中,接觸、攝食和清除塑膠的途徑以及塑膠對健康的潛在影響。相關內容在今年2月3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中。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邱惠雯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發文說明,此研究使用屍檢樣本,詳細研究了塑膠顆粒在人類大腦中的分布,發現大腦中存在微小的塑膠碎片和薄片,其中大部分塑膠種類為聚乙烯,也就是廣泛用於食品和飲料包裝的塑膠材料,也是塑膠垃圾中常見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