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折紙歷史

文/跟我學紙藝花 |2025.02.04
217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跟我學紙藝花

折紙最初被稱為Orikata(折疊形狀)。然而,在1880年,這種工藝被稱為Origami。折紙一詞來自日語單詞oru(折疊)和kami(紙張)。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選擇這個詞,儘管學者們推測這個詞的字符,對於學齡兒童學習寫作來說是最容易的。

廉價工藝 容易學習

  

今天,很多人都被學習如何折疊折紙人物的想法所吸引,因為紙張是一種廉價的工藝品供應。然而,當折紙首次實施時,它只是精英的工藝。日本僧侶折疊折紙人物用於宗教目的。折紙也被用於各種正式儀式,例如在日本夫婦的婚禮招待會上折疊紙蝴蝶裝飾器皿的做法。Tsutsumi是折疊紙禮品包裝紙,在一些儀式中用於象徵真誠和純潔。伴隨著珍貴禮物的折疊紙,是禮儀紙折疊的另一個例子,因為這些模型將作為真品證書。

隨著紙張變得愈來愈便宜,普通人開始將折紙人物作為禮物或為其通信創建折疊的卡片和信封。折紙也開始被用作教育工具,因為折疊過程涉及許多與數學研究相關的概念。

關於折紙的第一本書,是由Akisato Rito編寫,並於1797年出版的Sembazuru Orikata(千鶴折疊)。然而,這本書更多是關於文化習俗的內容,而不是一系列的指示。在日本有一個傳統的故事說,如果一個人折疊1000個紙鶴,他們將獲得一個特殊的願望。

文化藝術 發揚光大



吉澤晃(Akira Yoshizawa)經常被稱為「折紙大師」。他出生於1911年,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折紙。20多歲時,他利用自己的折紙知識在工廠教授新員工,在那裡他研究完成工作所需的幾何概念。1954年,吉澤出版了Atarashi Origami Geijutsu(新折紙藝術)。這項工作,為我們在描述如何折疊特定模型時使用的符號奠定了基礎。這也是將吉澤變成折紙超級巨星的催化劑。他在餘生中度過了他的日本的「文化大使」工作,為世界其他地區帶來了更多的折紙技術意識。

吉澤於2005年去世,但估計他一生中創造了超過5萬個不同的人物。不幸的是,在他出版的折紙書中,只有幾百種模型被正式記錄過。Yoshizawa還開創了流行的溼折疊折紙技術,該技術涉及用細水霧噴塗紙張,以創造具有更圓潤與更加雕刻外觀的折疊。2016年9月又出版了一本名為《Akira Yoshizawa》的偉大著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