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給眾生帶來無限的希望。放眼宇宙的現象,自然界、人世間、物理界,甚至你我,都在輪迴的圈圈裡流轉,如何理性地去認識輪迴,轉生死輪迴為諸佛菩薩的菩提法輪,才是智慧之舉。圖/如地
文/星雲大師
時間:1983年11月21日 地點: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人生要像車輪的轉動一樣,永遠向前,生生不已,才能保持永恆鮮明的生命。罪業就像車輪的迴旋,假以時日的懺悔改過,終有去除的一天。輪迴,給眾生帶來無限的希望,寒冬雖長,春暖花開的日子總會到來;輪迴不是口舌逞強,相信與否的問題,我們縱然頑固不信仰輪迴,但是放眼宇宙的現象,自然界、人世間、物理界,甚至你我,都在輪迴的圈圈裡流轉,如何理性地去認識輪迴,跳出輪迴,超越三界,轉生死輪迴為諸佛菩薩的菩提法輪,才是智慧之舉。
二、輪迴疑難的解答
輪迴雖然有如此深遠的意義與價值,但是一般人對於輪迴的存在與否、輪迴的覺察等問題,仍然有深刻的疑惑,簡單歸納下列幾個項目:
(一)輪迴的存在對吾人究竟是好,抑或不好?
有人認為人生還要再來受生輪迴太痛苦了,不如一了百了,以死亡來毀滅自己;佛教認為死亡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次生命的開始,今生只是我們很多次生命裡的其中一次。有了輪迴,讓我們知道要善於珍惜每一期的生命,不敢隨意作賤自己。有了輪迴,讓我們的生命不至消滅於一旦,能夠再度創造無限美好的未來。沒有了輪迴,死亡之後一切幻滅。人生若抱持壯志未酬的憾恨以終,是何其的悲淒,有什麼美好可言呢?
(二)吾人為什麼不知道有輪迴?
既然有輪迴的存在,為什麼我們對於前世過往的事卻沒有一點記憶呢?經上說:「人生真是苦,孫子娶祖母。」什麼使我們忘卻過去,以致愚痴顛倒,甚至將過去世的祖母納娶為妻子呢?根據民間流傳的《玉曆寶鈔》記載,人在投胎前,一旦喝了「孟婆湯」,就會忘掉過去的種種。
西哲柏拉圖認為靈魂投胎前要經過酷熱的沙漠,口渴難忍,飲用了「莫愁河」的清涼河水,才去轉世降生,但是一喝了「莫愁河」的水,對於過去生中的點點滴滴將遺忘盡淨。羅馬人則相信人在投胎時所經過的河叫做「奈思河」,喝了「奈思河」的水,對於前生往事再也思憶不起來。
佛教主張人之所以會忘掉過去的事,是因為「隔陰之迷」。陰指的是「中陰身」,也就是人死了之後,至下一期再次受生期間的識身稱為「中陰身」。「中陰身」,六根具足,狀如三尺小兒,具有神通,能夠穿越銅牆鐵壁,去來迅速,無所障礙,唯有母親的子宮以及佛陀的金剛座不能穿過。「中陰身」有生死的現象,七日為期,死而後生,長壽者也不過七七四十九天,短暫者僅僅二七日或三七日,便去受生輪迴。由於這個「中陰身」的隔離,使我們忘記前生的種種造作,不知身為何道眾生。
有人也許會遺憾地說:多可惜!如果我們有宿命通,沒有隔陰之迷,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去未來,人生不是很愜意自在嗎?果真有了神通就會快樂嗎?如果我們測知自己過去曾墮為牛羊豬馬等畜生道,那時將情何以堪呢?當我們預知自己只剩下三年的生命,還能悠遊度日、逍遙生活嗎?有了他心通,看到對方美麗的笑容裡卻包藏禍心、口蜜腹劍,能不痛心疾首、觳觫憤恨嗎?沒有神通,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處,多麼灑脫自在!
宇宙人生的發展,有它自然的軌則,各安其位,遵循它的變化秩序,才能得其所哉。眾生由於隔陰之迷,換了個好身體,忘記了不好的過去,何嘗不是美好的事呢?
(三)誦經超度對輪迴有影響嗎?
既然輪迴的現象是不爭的事實,那麼祖先親朋去世了,我們為他誦經超薦有功效嗎?能不能幫助他脫離輪迴呢?根據《地藏經》的說法,誦經的功德,亡者能夠得到二、三分,而持誦的人可以得到六、七分。因此我們應該趁著自己身強體健的時候,儲備一些功德資糧,不要等無常來臨,才勞駕別人為我們誦經超度,功德畢竟有限。
誦經、超薦對於亡者究竟有什麼貢獻呢?好比鯉躍龍門,身價百倍,誦經好像依仗達官顯貴的親戚,人人欽羨、人人仰戴。彷彿出門旅行需要持帶身分證、護照一樣,誦經的功德讓我們方便往生諸佛國土。
一塊大石頭放在水中,很快就會沉陷下去,如果把它擺在船上,可以安然地運載至彼岸。眾生頑強如磐石的罪業之身,透過誦經功德的慈航普渡,免於在生死大海之中沉溺。一畦稻田裡,如果長滿了豐碩的稻禾,縱然有一、二根莠草也起不了作用,誦經功德可以使我們的善業禾苗增長,雖然有一些罪根埋在土裡,但是不容易滋長罪業。
(四)地理、風水、看時辰,對輪迴有影響嗎?
一般民間信仰對於婚喪喜慶,喜歡看地理風水、選時辰日子,地理師告訴你:這個房子方位不對,會影響子孫的前途;相命師指示你:這兩個人八字不對,不能結婚,否則會彼此相剋;結婚要選黃道吉日,出殯要挑良辰吉地,不如此,則疑神疑鬼、心裡不安,讓神權迷信控制了我們的人生。
事實上,同一個黃道吉日結婚,有人幸福美滿,有人不幸仳離,可見選日子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彼此如何相處、結緣,才是根本之道。所謂風水、地理,應該建立在倫理、世理、心理之上,積聚陰德,與人結緣,能夠如此,何處不青山,何時不良辰呢?假如我們相信有輪迴,努力積德、培德,道德可以輪迴;廣結善緣,因緣可以輪迴,積德結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根源。
(五)輪迴的意義有實例可知嗎?
人既然無法知道有過去未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舉例證明輪迴的確實不訛呢?譬如我們所穿的絲綢衣服是春蠶結成的。蠶結繭成蛹,蛹破繭成蛾,蠶、蛹、蛾三而一,一而三,說蠶不是蛾固然不對,說蠶就是蛾也不對;說蠶就是蛾也可以,說蠶不是蛾也可以,這不是活生生可以眼見的生命輪迴嗎?有一個人偷摘別人的椰子,正吃得津津有味,被椰子的主人撞著了,主人很生氣地揪住他說:「你怎麼可以偷摘我的椰子呢?」
「我沒有偷你的椰子呀!」
「你正在偷吃我的椰子,還想狡賴?」主人怒氣橫生的指責。
「你的椰子是種在地下的種子,而我吃的椰子是長在樹上的果實,和你有什麼相干?」此人理直氣壯地辯駁。
樹上的椰子是地下的椰子長成的,彼此具有輪迴的關係,我們的生命就像椰子的成長,又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輪轉不休。
(六)輪迴和無我的思想有矛盾嗎?
佛教的根本教義說諸法無我,既然是諸法無我,怎麼還有輪迴呢?彼此不是互為矛盾嗎?無我並不表示沒有生命,所謂無我,是指我們的軀體為五蘊四大因緣假合,缺一不可,因為是因緣所生,沒有本體自性,因此稱之為無我。無我和輪迴並不矛盾,好比一塊黃金,可以做成戒子、耳環、手鐲等飾物,儘管金器千變萬化,黃金的本質是不變的。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忽為張三,忽為李四,甚至驢腹馬胎,不斷的輪迴流轉,人間天上走來走去,真正輪迴的不是身體,而是我們身體裡的主人翁。(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