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面對極端氣候,農業種植要有新思惟!」博士農夫李法憲既非出身農家,也非學農,卻有勇氣承租土地、挽起衣袖下田務農。走過一段艱辛歲月,他的努力被看見,獲頒「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他相信堅持「生態種植」一定可以為農業開創出一條新路徑。
年近半百的李法憲擁有社會學博士學位,曾在中山大學任教,雖非農業本科系,卻懷抱著對農業的理想,自承租三分地開始當農夫;從學習了解土地、作物特性、耕作農法入門,如今三點三甲土地,每星期可以穩定產出五十餘種蔬果,並透過通路將果實送到消費者手上。
李法憲回首來時路,直說當時就是有一份對土地、農業的熱血,單純想要實踐理想的農作,也盼帶動農業及消費端都有全新的思惟,更希望面對極端氣候的時代有新的農業思惟,也盼從教育扎根,讓新世代的孩子提早接觸食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