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賞花 拍花 吃花 遊趣盡在視覺感覺中

文/蘇佳欣 |2025.01.11
245觀看次
字級
成功湖旁吃花瓣的鴨鴨。圖/蘇佳欣
睡蓮 圖/蘇佳欣
成大榕園及成功湖,美景令人流連。圖/成大素材網
木棉花 圖/蘇佳欣
豔紫荊 圖/蘇佳欣
香港孫中山紀念館附近木棉花串。圖/蘇佳欣

文/蘇佳欣

幾年前的清明假期到香港旅遊,在孫中山紀念館附近高高低低的台階旁,一串串被摘下來的木棉花,吊在牆面上晒乾風乾,暗紅的花串與灰黑地面和矮牆所形成的畫面,在台灣從沒看過,聽當地居民說,那些木棉花是要拿來吃的,我心中不免懷疑:木棉花真的可以吃嗎?

上網一查,晒乾的木棉花處理後可入藥,也可以泡水、煮粥、煲湯來吃。於是,我也有樣學樣撿拾乾淨的木棉花串起來,吊在陽台晒了好久好久,直到花朵慢慢變成灰撲撲的乾燥花體,並與空氣中輕飄飄的棉絮結合,看起來似乎不太可口,最終理智決定不拿來享用了。

洋紫荊排成大愛心

南台灣的洋紫荊、艷紫荊相繼開花,花期長達好幾個星期,每每秋冬之際,開在樹上滿樹繽紛,飄在地上也是落英繽紛,令人不得不對它行注目禮。有時候一陣涼風吹過,本來就軟嫩的花瓣,變得更加軟嫩,偶爾飄來一陣秋雨,花瓣遇溼後落花稍微增色,似乎是白色更白、粉色更粉,紫色更紫。

3年前,在台南成功湖畔,看見一位愛花女子,在雨後撿拾花瓣,身影甚是美好,只見她一人樂在其中,不便前去打擾,等她離開後,趨近一看,原來她撿花後順手排花,把落花排成一個有厚度的大愛心,難怪舉手投足、動靜之間滿滿的詩意。

當天,我感念愛花女子的善念和美意,從現場各角度拍照後,回家後製貼上「愛」字及「LOVE」,變成問候卡轉發大家,開心了好幾天。

鴨仔吃花誘人跟進

去年冬天,我舊地重遊,在樹下流連徘徊,湖畔已不見伊人芳蹤,地面亦不見有人愛心堆花。然而,卻看到三三兩兩的鴨仔,目標對準落花,邊走邊吃,邊吃邊走,背景是翩翩散落綠草地的粉色洋紫荊花瓣,看起來新鮮好吃,視覺上也形成萌萌的趣味。

鴨仔搖頭晃腦間,竟然不時側頭對我笑,根本是一種充滿鼓勵和自得的眼神。忍不住拿幾片起來吃,果真好吃啊。生吃洋紫荊花瓣的口感,竟然比曇花更好,介於花瓣與菜葉之間,沒有一點苦澀生味,或讓人感到遲疑的氣味。

且藉睡蓮養顏美容

猶記中小學上童軍課或軍訓課時,老師曾耳提面命,校園中的羊蹄甲有毒不能吃,因此我以為長相類似的洋紫荊,一定也多少帶著毒性吧,從來不想多碰它一下,更別說吃了。不過,心有懷疑就多所查證吧,回家立刻上網求證,雖然沒提到我最在意的「養顏美容」,但的確具有食用價值,且好處多多。

最近,從有機店舖中購買紫色與黃色睡蓮盆栽,店員特別介紹:睡蓮開花時除了可以欣賞,還可以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與植物性胎盤素,具有不可思議的養顏美容功效,思及這剛好我特別需要的,於是,買了3朵睡蓮放置在家中陽台。

採蓮入菜泡成花茶

睡蓮稱職的一早盡情綻放,下午就休息睡覺,我帶著好心情看著睡蓮,清香撲鼻兩三天開開合合後,好不容易到了該摘的時刻,一朵打個蛋煮成了睡蓮蛋花湯,另一朵泡成了蓮花茶喝掉。

對於我的吃花行徑,青春期的兒子絲毫不領情,覺得應該讓睡蓮花謝後長成蓮蓬,生生不息才對。也許吃花真的不是雅事一樁,但過分強調生物知識的實踐,似乎也過於理性了。

來一趟味覺的旅行

畢竟,感覺花很美,是主觀的視覺;思考著想吃花,也覺得好吃,既是心情也是一種味覺的旅行。因為對象都是美麗的花朵,可以閒情雅致去欣賞,也可以物盡其用吃掉,如此這般,心情變美,人當然會變美,似乎也頗符合邏輯。

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時,吟唱詩句:「未若錦囊收豔骨,一堆淨土掩風流」珍惜花朵就是「收豔骨」和「掩風流」,也是對生命的觀照,難怪現代人四處旅行,看到美麗的花朵,既觸動視覺神經,唇齒之間也殘存著柔軟爽口體驗,心中對大自然賜予的花朵,只有無盡的讚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