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升溫 民眾搶打疫苗缺貨

 |2025.01.09
22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麻疹疫情延燒,確診者足跡遍布多處,部分民眾搶打疫苗卻撲空,臨床醫師呼籲,衛福部釋出公費麻疹疫苗,供高風險族群自費接種。疾管署表示,如接到缺貨通知,將全力配合調貨,現在數量仍夠,保證所有幼兒都打得到常規MMR疫苗。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全球麻疹疫情增溫,國內去年底麻疹疫情飆升,爆發醫院群聚感染,需自我健康管理的接觸者人數眾多,呼籲政府嚴格管控長照機構、醫院等群聚感染高風險場所,而醫護人員應再次接種疫苗,提升免疫,減少感染風險。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以往民眾接種麻疹疫苗意願極低,曾進貨一批疫苗,乏人問津,最後過期、丟棄。最近詢問熱度突然變高,但很多診所幾乎沒有存貨,以他的診所為例,目前只剩下3支,早被預約。

打過疫苗 抗體幾終身存在

食藥署資料顯示,國內僅有2張麻疹疫苗許可證,一為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台灣分公司(GSK),目前庫存約1萬7000支;另一為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MSD)持有,自費疫苗庫存約1萬支。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每年採購20萬劑公費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疫苗),供滿12個月、5歲等幼童接種,幼兒接種率高達97%至98%,成長之後,仍有不錯的抵抗力,除非是前往越南、印度等麻疹流行地區的1981年後出生者,才需考慮補打。

林應然認為,25歲以下民眾小學入學前均接種過2劑麻疹疫苗,效果可維持很久;50歲以上族群,大部分在幼童時期感染過麻疹病毒,抗體幾乎終身存在。相較之下,25到50歲族群為高風險族群,建議疾管署釋出公費疫苗至醫療院所,供自費接種。

麻疹副作用 免疫失憶

台北榮總精準預防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家銘說,以往對麻疹的印象是發燒、紅疹、傳染力強,但卻容易忽略「免疫失憶」副作用,消除辛苦建立的免疫抵抗力,對營養不良或免疫系統較弱的孩童來說,更是壓垮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

張家銘說,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類免疫系統裡有個「記憶檔案庫」,記錄著過去接觸過的病原體,當這些病原體再次來襲時,免疫系統就能迅速辨認並發動攻擊,但麻疹病毒就像免疫系統的電腦病毒,專門刪除人們的免疫記憶,在康復後的好幾年裡,仍悄悄地削弱健康。

張家銘指出,研究人員測量感染麻疹孩童體內抗體量,發現麻疹病毒能刪除11%至73%抗體,原本用來保護人體免受病毒和細菌感染,如水痘、肺炎、疱疹等「老敵人」,在感染麻疹後,免疫系統變得遲鈍,忘記這些敵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