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析】以倉鼠為師:李斯的權力之路(上)

文/田心耘 |2025.01.07
276觀看次
字級

文/田心耘



「放於利而行,多怨。」

人生的起點如果始於逐利,必將與人結怨。孔夫子沒有說的潛台詞是:逐利的個人,終將因利益糾葛,被驅逐出利益團體。

這究竟是陳腐的八股教條,還是聖賢的人生智慧?

司馬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利誠亂之始也!」

逐利的確是社會人生的亂源。太史公這話雖寫在〈孟子荀卿列傳〉,更深刻的模板,出現在〈李斯列傳〉。



李斯年少時代,是郡中小吏──地方的小公務員,在穢臭不堪的茅坑看見棲身其中的老鼠,吃住條件甚差不說,一有風吹草動就倉皇逃竄。可他進到糧倉,發現裡頭的老鼠不但肥頭大耳,見了來人依然腆著大肚自在來去,好不快意。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天資穎異的李斯很快作出結論:有沒有出息的關鍵未必在才幹,而在選對地方跟對人!



李斯毅然拋下茅坑一般的公職,轉而求學於荀子。帝王之術學成,李斯在心裡盤算:六國積弱已深,絕無可能轉成個人恣肆馳騁的糧倉,他唯一的可能僅止秦國。

荀子雖以性惡說聞名,其立意在認清逐利的劣根性乃動亂根源,因此需要禮義教化積極介入。李斯則把業師視作根本的禮義一腳踹開,與荀子辭行的當口,理直氣壯地表明他的人生哲學:

「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

生而為人,貧困窘迫是最大的恥辱。換言之,唯有既富且貴,才是真正的遠大前程。

李斯的生涯規畫,絕不允許自己淪落為倉皇失措的廁鼠;官廩中肥滋滋、活得有滋有味的倉鼠,才是他生命的最高典範。



李斯的倉鼠計畫,先是盯上秦相呂不韋,順著這條進身之階,得以親近秦王。一盤統一天下的大棋,贏得秦王青睞,由長史而客卿而廷尉,一路青雲直上。二十餘年後,秦順利統一天下,功勳卓著的李斯被策封為相。

倉鼠哲學果然管用。



儘管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李斯不忘鞏固地位:搖起焚書的狠毒大纛以愚民。

秦皇雖毒,即位之初未必有意與天下為敵。焚書的觸發因由,只是朝臣周青臣與淳于越爭論郡縣制與封建制的利弊。兩人各執一說,言之亦成理,秦皇一時難以抉擇,遂交付丞相議決。

原本是單純的政治課題,李斯把它無限上綱到文化課題。「道古害今」、「虛言亂實」的大帽子一扣,「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顯然是不可原宥的罪行。而一切的一切,源頭就在典籍為害。

李斯祭出對策:除了與民生相關的實用書籍如種樹、卜筮、醫藥,其餘一律送官焚毀;如若不從,那就等著苦刑伺候。

李斯從未為焚書感到些微不安。為了成功演化成倉鼠,心狠手辣是必要手段。大如秦國統一天下,他贏得始皇青睞的大計:六國人才能收買的就收買,買不動的索性暗殺,等到國內動亂,秦國侵略易如反掌。小如對付同窗韓非,先以讒言陷害他入獄,再以一杯毒酒終結威脅李斯地位的一切可能。

換言之,凡有可能阻擋他大步往倉鼠之路前進的,格殺勿論。至於傷人害人,干李斯何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