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周記】 書本裡學不到的良善循環

文/張孜寧 |2025.01.07
250觀看次
字級

文/張孜寧

眼看著時序已入冬,每天出門都是一陣冷冽空氣撲鼻,特別是往東北角一帶活動時,那迎東北風的溼冷空氣更是讓人難耐,但今年夏天尾聲發生的、讓人暖心的一樁美麗意外,卻讓我如今在前往東北角時,都流瀉著一股暖流。

女兒每個月都有登山團活動,那是一整天、紮實的登山行程,上山下山的時間抓得緊迫,甚至不太允許意外及鬆懈,否則不是無法完成既定行程,就是得摸黑下山了。然而,在秋老虎的襲擊下,九月初始的登山行程,就在所有登山少年難熬溼熱的情況下,行進速度減緩許多,一下說要喝水,一下又想納涼,果不其然,大夥兒眼看下山行程有所耽誤,深怕趕不上末班公車到火車站,正匆忙加快腳步前往山下的公車站牌時,一夥人距離站牌約莫五十公尺處,眼睜睜地看著末班車駛離。

一開始,一群青少年還很樂觀地想:「大不了舉手搭順風車吧!」沒想到,隨著天光漸暗,位於極東的卯澳峽灣,連往來的車都很少,登山團有十四人,大家找到小吃店,點了店家要打烊前勉強湊出來的幾碗麵果腹,邊想著要如何在這已經天黑,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叫計程車,正當大家走在沿海公路旁往火車站方向緩步移動時,一輛私家轎車停了下來,詢問緣由後,車內走下一對老夫妻及一名中年婦女,讓出空位給登山隊的孩子們坐,讓開車的先生分三趟載這一群錯過末班車的疲憊少年到數公里外的火車站。

孩子看到年邁的阿公阿媽居然下車等待,當場開心到感動尖叫,每個人都不敢相信,阿公阿媽就這樣下車在路邊等,等他們的兒子載一群陌生登山客到火車站。在搭車路程中,孩子們得知原來這一家好心人是卯澳在地人,開車的楊大哥在濱海公路經營一家冰店,於是大夥兒嚷嚷著要再回來吃冰報恩!

事隔一個月之後,登山團的老師刻意再安排一次卯澳登山路線,也刻意安排前往拜訪雪中送炭的一家人,因此也讓孩子體驗到何謂感恩。楊大哥看到孩子們興奮又感謝地說要報答他,親切地說:「如果真要報答,可以把這良善的助人方式傳承下去。」在場每位孩子都點頭答應。這時,我感受得到,孩子們不是被要求做善事,而是發自內心願意分享良善種子──而這起心動念的動機,絕不是書本中學得到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