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誇飾天才的高深壯闊

文/黃羿瓅 |2025.01.06
245觀看次
字級

文/黃羿瓅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夜宿山寺〉)這是詩仙李白膽大無比又小心翼翼捧到我們面前的「高」。

他身為盛唐浪漫派大師,更將修辭法裡的「誇飾」運用到極致。誇飾法即說話、行文中故意為之的誇張鋪飾,可誇大或縮小,超過客觀的事實,以突顯事物本質,增加驚人效果。

詩中的「危」就是高,「百尺」屬於虛數,李白形容當時住宿的山寺挺拔宏偉,似有百尺般,高到聳入雲霄,站著就可以隨手摘下星星了。然後我們這位天上謫仙,又將讀者的注意力引向聽覺,低語著自己不敢大聲說話,因為──深怕驚動天上的仙人。皆是十足的誇飾,字字通俗,卻充滿奇妙想像力,讓人如身臨其境。

詩仙平簡中見豐奇的佳作,當屬經典的〈靜夜思〉;而〈贈汪倫〉也是其一:「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倫乃李白在安徽涇縣的好朋友,經常詩文往來贈答,李白遊此,汪倫必以自釀美酒加以款待。

這日李白要離開了,汪倫於家中設宴餞別,還贈予名馬、綢緞,讓家僕運至船上。李白登上停在桃花潭的船正要離岸時,忽然聽到歌聲,一看,竟是汪倫和村民在岸上以踏地打拍子邊唱歌的形式為自己送行。

他十分感動,隨即寫下此詩,說桃花潭水有千尺那麼深,卻比不上汪倫送別我的一片情。千尺也是虛數,形容極深,仍是誇飾法,但已進階到真誠友情比千尺潭水還要「深」的境界了。只自然樸實數筆,便見識了詩人的率真可愛。

李白寫水也是一絕。〈望廬山瀑布〉裡提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繪廬山瀑布的奇麗景色。其中的三千尺,又一虛數誇飾,且由高崖直直飛落而下,多了壯闊的氣勢,讓人以為是銀河從九重天傾瀉到人間!試想那畫面,是不是栩栩如生?

此外,李白好不容易被召進宮卻懷才不得志,又因率直被陷害、被排擠,最後玄宗賜金放還。他重新踏上漫遊之路,在江淮一帶,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到另一好友道士元丹丘的山居做客,三人常放歌暢飲,於是其顛峰之作、知名樂府古題〈將進酒〉誕生了。

「黃河之水天上來」,說源遠流長、澎湃非常的黃河水,就像從天上來的呀!此乃距離上的誇飾;而後一句「奔流到海不復回」,亦充滿磅礴壯闊之勢。「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慨嘆歲月流逝得好快,早上頭髮仍烏黑,到黃昏就變得雪白了!屬於時間上的誇飾。字字珠璣,真真奇思。

誇飾法原則上不能讓人以為是真的,故他此詩中的「千金散盡還復來」、「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恣歡謔」、「但願長醉不願醒」、「與爾同銷萬古愁」,皆為數量與長度的誇張,形成氣魄宏放的意象。

其實這時李白是失意的,但愈在受挫困頓中,他愈是瀟灑超脫,一生如此。世人讀著這首呼籲及時行樂的勸酒詩,實際則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深深影響,詩仙教會了我們豪邁、正向與豁達。

李白用快意誇飾、萬千氣象,來書寫豐富的閱歷及創意,難怪詩聖杜甫也給了個誇飾法,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形容其偶像李白高深壯闊的詩文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